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梅山峒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梅山峒蛮

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少数民族名。因居住于荆湖南路邵州(治今湖南邵阳)梅山地区,故名。其所居乃湘中腹地,山崇岭峻、林密野旷、交通闭塞,“人家迤逦见板层,火耕硗确多畲田”。人们以白巾裹髻,布衣错落,喜用长藤酌酒,跪地而饮,盐为其主要调味品。北宋初,其首领曾袭扰省地,宋廷派兵讨平后,严禁汉民与其交通。梅山峒民在几乎与外界长期隔绝的环境中,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文化。他们信奉梅山教,崇拜其神“开山五郎”,相传他是个狩猎英雄和开山巧匠,长着一双反脚,倒立行走。逢年过节,或巡猎、战斗之前,人们必先祭祀五郎。民俗淳厚,保持着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较原始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其堂屋壁常悬挂铜鼓,治病、驱魔及婚丧喜哀都需鼓锣相击。每遇节庆,全峒男女载歌载舞,一连数天。没有文字,其叙述思想、记事传闻,甚至宗教教义都用歌谣来表达,只是采用不同形式及曲调而已。各种叙事歌谣,代代相传,几乎人人会唱,处处有歌。有学者认为该文化是古代荆楚文化的独特分支。至北宋熙宁三年(1070),宋廷派章?率军队檄谕开发梅山,才基本停止了这一独特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章?武力进驻其地后,编籍峒民,计有民户近1.5万余,男丁2万左右,土地26万余亩。再重新安排土地,规定赋役,“给牛贷种使开垦,植桑种稻输缗钱”。又筑武阳、关硖二镇,置新化县,并隶邵州,开始与内地州县进行同样的统治。还把部分峒民南迁他处。自此,梅山峒民与汉族及周围各族逐步融合,其文化也开始汇入中原文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