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榆林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榆林窟

分类:【文化精萃】

亦称万佛峡。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城南约70公里。开凿年代无文字可考。但从其中心柱形制的洞窟及第25洞前室天王壁上“光华三年”的题记推断,当凿于隋唐以前。现存41窟,保存壁画内容包括佛教故事、花卉禽兽、士庶人物等题材。第25窟的大幅西方净土、弥勒净土图,有吴道子一派风格。五代、宋、西夏、元代壁画又增加了反映现实生活的耕耘收获、嫁娶、宴饮、酿酒、冶铁、乐舞等画面,生活气息浓厚。从此处壁画形制、内容、题记来看,与莫高窟有密切关系,是敦煌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万佛峡。位于县城南70公里,距莫高窟正东约100公里。洞窟开凿在榆林河东西两岸峭壁上,现存43窟:东崖32窟,分上下二层,西崖11窟,东西相距100余米。榆林窟始凿年代约在北魏,唐代已有相当规模,五代、宋、西夏、元代均有开凿。现存壁画上千平方米,彩塑一百多尊。其内涵和艺术风格,与莫高窟颇相似,是丝绸之路上的姊妹窟。窟形主要有中心塔柱窟、佛坛窟、大像窟等三类。窟前建筑已毁,残存有柱础、柱洞痕迹。窟内壁画包括佛、菩萨像及佛教故事画,供养人、士庶人物及花卉飞禽异兽的数量繁多,还有金碧辉煌的经变画。其中以第25窟最为精美、珍贵,主室内的弥勒变和西方净土变,构图完整,场面宏伟,线条流畅,色彩鲜丽。第6窟的释迦牟尼佛高20米,全身金光灿烂。西夏、元代壁画上的水月观音和密宗曼陀罗等为前所罕见,艺术风格也迥然不同。西夏时期开凿的洞窟中,有唐僧取经故事画,孙悟空已成为猴像,这可能是他的最早的艺术形象,比《西游记》早300多年。许多壁画不仅是同期绘画的艺术珍品,而且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

一名“万佛峡”。我国佛教石窟建筑之一。位于甘肃安西县南70公里处踏实河两岸的山崖上。始建于北魏以前,北魏及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修建。现存洞窟共四十一个,其中东崖三十、西崖十一。有壁画的洞窟二十个。塑像与壁画以唐代居多。西夏与元代作品也为数不少。部分塑像上还有西夏文题字。洞窟造型和艺术风格皆与莫高窟相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10: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