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樊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樊崇

分类:【文化精萃】

新莽末年赤眉农民起义军领袖。字细君。琅琊(今山东诸城)人。天凤五年(18),樊崇在莒县(今山东莒县)率百余名饥民起义,被尊为“三老”。他以泰山为根据地,不到一年,就聚合万余人。后东莞(今山东沂水)人逢安和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北)人徐宣、谢禄、杨音等纷纷响应,各率所部万余人与他会合。他率领起义军进攻莒县,转攻姑幕(今山东诸城西北)。王莽派田况进剿,樊崇与之战,歼灭官兵数万人。遂乘胜北入青州,还至泰山。地皇三年(22)四月,在成昌(今山东东平西)大败由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指挥的十余万莽军,起义军斩杀丹以下将校二十余人,士卒万余人,王匡受伤落荒而逃。在这次战役中,樊崇“恐其众与莽兵乱(混杂不辨),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由是号曰“赤眉”。此役后,赤眉军发展到十余万人,并展开了攻势。在樊崇的统帅下,赤眉军首先进攻东海,由此转向西,攻占楚(治今江苏徐州市)、沛(治今安徽濉溪西北)、汝南、颍川,还入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转至濮阳。从此,今山东、苏北、皖及河南、河北的部分地区,均为赤眉的天下。更始三年(25),率军攻入长安,推翻刘玄政权,立刘盆子为帝。次年,因饥荒退出长安。再次年,东归途中,在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宜阳(今河南宜阳西)一带遭到刘秀大军的围攻,兵败投降。不久,图谋再起,被刘秀杀害。参阅《后汉书?刘盆子传》。

新莽末年赤眉军领袖。字细君。琅琊(今诸城)人。天凤五年(公元18年)在莒县发动起义,以勇猛善战著名而被推为领袖。后在成昌(今东平西)大破王莽军,所部发展至十余万人,号称“赤眉军”。更始三年(公元25年)立刘盆子为帝,率军攻入长安,消灭背叛农民起义的刘玄政权。后因粮尽东撤,途中被刘秀率军包围而投降。光武帝三年(公元27年),再度起义,兵败被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18: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