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夷学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武夷学派分类:【传统文化】 北宋以胡安国为代表的学派。因安国为武夷山麓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故名。其学上宗二程(颢、颐),下接“程门高弟”(谢良佐、杨时、游酢),以求理学之学统。遵从以“格、致、正、诚”为起点,以“修、齐、治、平”为归旨的治学路径。认为“圣门之学,则以致知为始,穷理为要,知至理得,不迷本心,如日方中,万象皆见,则不疑所行,而内外合也。故自修身至于家国天下,无所处而不当矣”(《宋元学案?武夷学案》)。强调“知先行后”说,“以致知为穷理之门,以主敬为求养之道”(《胡氏传家录》)。该派于宋室南渡之际对传播二程理学所起的重要作用,几乎与龟山学派相侔。主要人物有其子胡宁及门人江琦、曾?、范如圭、薛徽言、胡铨、胡襄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