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毕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毕沅分类:【传统文化】 清代大臣、学者。 字秋帆,一字 (xiāng香)蘅,自号灵岩山人。清代江苏镇洋(今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进士第一。历官翰林院修撰、侍读,左春坊左庶子等。后出任地方官,任陕西、河南巡抚,湖广总督。曾镇压甘、陕回民起义,湘、黔苗民起义。镇压湖北白莲教起义时,师久无功,屡受斥责。死后,朝廷责其滥用军需,贻误战机,被抄家。沅博学好士,通晓经、史、小学、金石、地理。曾网罗学者作《续资治通鉴》、《传经表》、《湖北通志》、《史籍考》等,还校注《山海经》、《晋书?地理志》。另撰金石、地理、方志著作多种。 清大臣,学者(史学家、文学家、经学家、藏书家)。字秋帆,又字丽蘅,自号灵岩山人,又号?山镇洋人。江苏镇洋(今太仓)人。乾隆进士,为内阁中书,官军机处行走,后历任翰林院修撰,左庶子、按察使,陕西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等。在任期间,注意募民垦荒,兴修水利,曾参与镇压甘肃撒拉族回族人民起义,围剿湘黔苗族人民起义。治学范围甚广,经史、小学、书画、金石,地理文学等,无所不通,还能诗文。平时喜欢延请学者、名士协助其编书,与学者章学诚的友谊极深,曾出其私人藏书二十万卷,供章编书修志,修成《麻城通志》、《湖北通志》、《史籍考》等。家建有“经训堂”藏书楼,由洪亮吉、孙星衍等共同校理编辑刊行的《经训堂丛书》,收书二十一种,均是他注释、校订重要古籍的汇刻,其中精善本有《山海经》、《吕氏春秋校正》、《释名疏证》等校本,另《长安志》、《晋太康三年地记》虽流传极少,却是考证西北古代史地所必备的书籍。曾兼任《一统志》及方略馆纂修,乾隆三十一年(1766)起,出京外任督抚。因他极推崇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认为“编年之史,莫善于涑水”,故在外居官几十年间,主持编纂了《续资治通鉴》,(是“续鉴”诸书中的佳作)及《山海经校本》、《晋书地理志校注》、《西安府志》、《老子道德经考异》、《墨子校注》等。他还认为经义必有师承,故编写了《传经表》、《通经表》、《中州经石记》、《山左金石记》等,著有《关中胜迹图记》、《灵岩山人诗文集》,并编著了《说文解字旧英》、《经典文字辩证书》以考校文字同异。 清学者。字?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洋镇(今太仓)人。乾隆十五年(1760年)进士,授修撰,累官至湖广总督。因白莲事发,降为山东巡抚。沅学识渊博,治学范围很广,经史、小学、金石,地理无不精通,著述颇丰,有《山海经晋书地理校注》、《关中胜迹图记》、《西安省志》、《关中中州山左金石诸记》等。另有《续资治通鉴》、《传经表》虽署沅名,实多为他人著述。也能诗文,有《灵岩山人诗文集》(或称《经训堂诗文集》)传世。在山东期间对齐鲁山水多所题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