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毛氏对诗经的传授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毛氏对诗经的传授

分类:【地域文化】

孔子删订的《诗经》,泯于秦代的“焚书”,之所以能流传后世,是有赖于西汉鲁、齐、韩、毛四家的传授。《诗经》在四家口头记诵、释义中,自难免不相一致,齐、鲁、韩三家诗学,释义相近,称为今文诗学,为西汉政府所认可,列为官方诗学。韩诗学的创立者是燕人韩婴,文帝时为博士官,景帝时任常山王太傅,武帝时曾和董仲舒进行过御前论辩,“仲舒不能难”。他致力于《诗经》的传授与研究,推诗人亡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内传》在两宋间亡失,只有《韩诗外传》留存,但亦不是原书旧观,内容经后人修改了。

同齐、鲁、韩三家今文诗学并世而传的,是以“毛诗”为代表的古文诗学,开创者为河间(今献县)人毛亨(一说是鲁人――今山东曲阜人)。他作有《毛诗古训传》,汇录先秦诸子学者有关诗经的意见,并依此为本训释《诗经》,所以为后人称作古文诗学。更为重要的是,毛诗首篇《关睢》题下有一序文,世称“毛诗序”,是对儒家倡言诗学要旨的一篇重要文献,带有明显的汉代文学批评依经立论的特色。毛诗序的基本文学批评思想是来自荀子的《乐论》。后来毛亨又将《诗经》口授给弟子赵(今邯郸市)人毛苌。毛亨死后,毛苌流落于河间郡崇德里(今河间三十里铺)。时值汉宗室刘德被封为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在河间城北设立“君子馆”,汇集古书,招纳贤者,毛苌被任为博士,继其师先业,传授《诗经》,两代献身效命于是,终于使毛诗《诗经》得以流传后世。东汉时著名学者马融撰《毛诗诂训》予以倡导,郑玄又为之笺注,对后世毛诗《诗经》的释义和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孔颖达撰《毛诗正义》、清代陈奂撰《诗毛氏传疏》,《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即采用毛诗。由此可见毛亨、毛苌对《诗经》的传授,是作出了多么大的贡献。今文诗学在魏晋以后失传,历史上的这一文化缺失,更造成了毛诗留存的珍贵价值。毛苌讲授《诗经》的地方,即在今河间市诗经村。后人为纪念这一圣地,曾在这里建立毛公书院、毛公祠堂,遗迹尚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