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民间组织的相关习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民间组织的相关习俗分类:【中国民俗】 福建各地民间组织的有关习俗,主要表现在各类民间宗教组织和帮会组织之中。各地的帮会组织一般都有一套入会仪式和其他规制,如盟誓、诵戒律、拜会主(神主)、饮血酒等。许多帮会都有一些特殊的记认物品以及暗语、行话、黑话和接头隐语等,如红会会员以红布条为暗记,红钱会、乌钱会则分别以涂朱漆和黑漆的铜钱为暗记,尤以天地会及其相关的洪门等组织更为完备。如清嘉庆年间,永定县黄华增传会时的入会仪式,先要供好香案,设天地会创始人洪二和尚的牌位,另备一个木桶,插上五面五色旗,还用布搭一座桥,令入会者钻过去。钻桥者要复念黄华增口诵的誓言:“有忠有义桥下过,无忠无义剑下亡。”随后宰鸡取血,滴酒同饮,有的还交传会花帖和符咒等物。 嘉庆年间古田双刀会新会员入会时要祭拜观音和土地牌位,并架起双刀,令其从刀下钻过,随后再立誓,传授口诀。民国时期,闽南漳浦等地的三点会入会仪式已与广东、南洋等地的三合会接近。入会时布置“忠义堂”,神案上有纸扎的鳌山,陈列木雕的五祖偶像,还陈设香烛果品等供品。堂上另放八仙桌七张,称“七重门”,每重门有爬过关、脱布衫等不同名称,并由一个小头目持刀把守。新会员由保举人带进忠义堂立于神案前,炉主(会首)见人到齐,即高呼:“忠!”新会员即跟着复诵,炉主又喊:“不忠不义刀下亡!”新会员又跟着复诵。随后依次向七重门磕头,再回到神案前行香跪拜。事毕,司仪将准备好的一只白公鸡砍头,将血滴入酒碗,新会员各喝一口,然后向大哥、二哥、三哥等人道谢。此后新会员要交纳会费,领取印有八卦图案的八卦衣。会头将新会员名字记录入会簿,仪式即告结束。 天地会在初创时期,内部流行许多暗号、黑话,以便于会员之间秘密联系。如:相约见人伸三指,口称五点二十一,称为“三指诀”。也有“开口不离本,出手不离三”,或以“三八二十一”合成洪字,会内人一听就知道是同道之人。还有一种手指暗号,以大拇指代表天,小拇指代表地,合指天地。以后此类暗号渐趋复杂。天地会的暗语黑话有两种,一是行话的黑话,如:对头(官方)、猛风(官兵)、风大(人多)、报赤壁(报仇)、伞窑(饭店)、找皮绊(挑衅)等。清嘉庆年间,邵武等地的仁义会称会内人为“石子”,会外人为“沙子”。古田双刀会则称会内人为“坪里”,会外人为“坪外”。另一种是接头隐语,更为复杂多变。 天地会等组织的内部戒规比较严格,新会员入会时的誓言,其实即为戒规,其他的禁约多有雷同。此外还有“十禁”、“二十一则”、“七十二例”等条文,亦称“家法”。“十禁”内容是:一禁不得忤逆天伦,二禁不得反心背誓,三禁不得扳连移祸,四禁不得领赏贪财,五禁不得捉获兄弟,六禁不得秘传本底,七禁不得串风陷害,八禁不得违律抗例,九禁不得恃大欺小,十禁不得包风入圈。会员犯了戒规即依家法处置,轻则棍责、割耳,重则死刑。如因一般原因脱离帮会而未犯戒者,也要开除出山堂,称“挂黑牌”。 ① 福建民间宗教组织中的有关习俗,大体上与各个宗教组织的信仰和祭祀等活动密切相关。由于各个时期不同宗教组织的信仰、祭祀等活动不尽相同,因此他们之间的差异也不小。如早期的摩尼教不拜偶像,教徒戒行严格,他们强调不贪、不杀、不淫、不盗、不说谎、不诈伪、不行邪道巫术。教规严明,教徒不敢违犯。宋代古籍《泊宅编》说当时福建的金刚禅是吃菜事魔的秘密宗教,他们“断荤酒,不事神佛、祖先,不会宾客,死则袒葬”。空道教也无神佛塑像,但他们定时祭拜空中祖,每逢开山祖师的诞辰、忌辰等纪念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与此相反,白莲教、金堂教等一些宗教组织,则虔祀神佛,且具有极大的神秘性。关佛心《莆田杂记》说:“金堂(教)所奉佛祖,跣足散发,持枪。不欲人知,故拜佛时必关门。惟教头能见之,教徒不能见也。”1961年莆田笏石大乡拆除一个旧金堂教的斋堂,发现神龛内的神像是一个身穿黄色道服、跣足的道婆,教内人称之为“老母”。据考证,此即无生老母,是白莲教系很多教派奉祀的主神。上述的龙华会,则以弥勒佛为主神,一些教主甚至还以弥勒佛化身来欺骗无知教徒对其顶礼膜拜。 ① 福建民间的其他商业行会组织旧时多奉祀关公和赵公元帅等神碉,他们对财神的崇祀是十分虔诚的,年头岁尾的牙祭也很隆重,这一切当然是为了生意兴隆和发财。旧时以宗亲、族亲为纽带成立的祖公会、宗亲会等组织,一般也奉祀祖宗等神灵。此类神灵一般多是攀附同宗同姓的共同远祖,如比干、赵匡胤等。至于同乡会等组织,一般多祀本地区流传的重要神碉,如天后、临水夫人、开漳圣王、保生大帝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