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汝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汝帖分类:【传统文化】 汇刻丛帖。北宋王?杂取《淳化阁帖》、《绛帖》、《秘阁续帖》等帖中摹刻的前人法帖,并集古碑古刻中字,于大观三年(1109)摹刻于汝州(治今河南临汝),故名。凡12卷,卷一为三代金石文,卷二为秦汉三国人书,卷三为晋南朝五朝帝王书,卷四为魏晋九人书,卷五为晋代王、郗、桓三氏书,卷六为王羲之、王献之书,卷七为南朝十臣书,卷八为晋十六国北朝十二人书,卷九为唐代三朝帝后书,卷十为唐代欧、虞、褚、薛书,卷十一为唐代李、颜、韩、贺、柳、李六臣书,卷十二为唐韩愈及五代七人书。其中古器款识、《诅楚文》、《之罘刻石》等摹勒尚佳。此帖刻成后,嵌置于郡廨坐?堂,明成化中瘗于马厩中,后掘出,置于官舍。清顺治七年(1650)范承祖移置道署,并增刻十三、十四两卷。道光二十二年(1842)白明义又补刻8石,并筑室保存。现犹存于河南临汝。此帖多伪托之书,且摹勒不精,故时人视为诸帖中最下者。然宋刻丛帖原石存世者仅此,今当珍之。广州有最旧南宋拓全本。故宫博物院有翁方纲、桂馥等人所藏跋本,称“宋拓”;上海博物馆有上海张氏藏本,亦称“宋拓”。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