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沙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沙龙分类:【文化精萃】 原意指客厅或会客室。风行于17世纪巴黎上流社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巴黎贵族妇人对宫廷生活感到乏味厌倦,于是在她们的寓所里设立客厅,聚集一些文人雅士,高谈阔论。沙龙中的谈吐风雅,诗文优美典雅,但他们的文风渐趋扭捏矫饰。所谓“沙龙文学”就是在贵妇人的会客厅里形成的文学。最有影响的文艺沙龙是路易十三在位时,出现的郎布绮侯爵夫人德琳和她的女儿的“郎布绮府邸”。它成了制定贵族文学立法的场所。几乎所有的巴黎上流社会的文人雅士都是她们沙龙里的座上宾。其中有名望的作家伏瓦蒂尔创作的牧歌、14行诗、书简等等,文风雕琢古怪,晦涩难懂。如把“眼睛”叫作“灵魂的镜子”,把“喝水”说成是“一次内部的洗澡”等等。这类语言即所谓的“沙龙语言”。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