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沧浪诗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沧浪诗话分类:【文化精萃】 诗歌理论著作。南宋严羽(号沧浪)撰。一卷。约成书于南宋理宗绍定、淳钓间。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诗证五类。论述诗歌创作原理、体裁、创作技巧,并考证诗作真伪。提出“别才”、“别趣”说。以禅喻诗,重视诗歌艺术的特殊性。反对当时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弊病,对江西诗派尤表不满。其理论性、系统性较强。有《津逮秘书》本,《历代诗话》本。今人郭绍虞的《沧浪诗话校释》,颇为详赡精到。 诗话。南宋严羽(生卒年不详)著。《沧浪诗话》一卷,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诗证五类,并附《答吴景仙书》。是一部以禅喻诗,论述古今诗歌艺术风格与创作的诗歌理论著作。他认为“学诗者以识为主”,“识”的内涵即是当时人常用的“禅”与“悟”,由有识而得妙悟,又有妙悟而通禅道,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他推崇汉魏盛唐诗风,因“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反对当时以才学、议论、文字为诗的弊病,提出“不必太着题,不必多使事”,“押韵不必有出处,用字不必拘来历”等主张。《沧浪诗话》在宋代颇负盛名,对后世影响较大。它对诗歌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是有贡献的。此书最早刻本是明正德年间赵郡尹嗣忠校刊本,注本有胡鉴《沧浪诗话注》、王玮庆《沧浪诗话补注》、胡才甫《沧浪诗话笺注》。196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取诸家注本之长,并附“附辑”,资料丰富,是通行的注本。 诗论著作。南宋严羽撰。1卷。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后附《答吴景仙书》。《诗辨》是全书宗旨所在,阐述了作者以禅喻诗,以悟论诗的基本观点;《诗体》主要论述诗歌体裁的流变,勾划了古今诗歌发展的大致轮廓;《诗法》讲述作者对写作技巧的具体要求和体会;《诗评》是对各代诗歌和部分诗人诗作的优劣、风格的扼要评论;《考证》主要是对一些诗歌异文和作者真伪的考辨。作者认为诗理与禅理相通,“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学诗者如果有“识”,就应以汉魏晋和盛唐诗为取法对象,由上而下熟读从《楚辞》到李、杜和盛唐名家之诗,酝酿胸中,像参禅那样“熟参”,久之自然“悟入”。书中指出诗有“别材”、“别趣”,与“书”、“理”无关,因此推崇盛唐诗人“惟在兴趣”,达到了空灵蕴藉、深婉不迫的最高境界,而严厉指责“近代诸公”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对江西派尤其不满。此书专尚理论,自成系统,不仅在宋诗话中最负盛名,而且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极为深广。然“禅悟”之说失于玄虚,有些观点当时即引起争议,后世亦有不同评价。版本颇多,主要有《百川学海》、《津逮秘书》、《说郛》、《四库全书》、《历代诗话》、《丛书集成初编》等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出版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最为善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