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油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油香分类:【传统文化】 回、东乡、撤拉、保安等族的传统油炸食品。流行于西北地区。制作方法是:将发好的面揉进清油、鸡蛋等,擀开成面饼,放入油锅中炸熟,捞出即可食用。油香味道清香,形色鲜美,是一种顿具民族特殊风味的食品。传说穆罕默德有一次征战归家,教民们都争相邀请他去自己家中做客,穆罕默德没有去富贵人家赴宴,却去了一位非常贫穷的老穆斯林家中,这位穷苦的穆期林老人摆不出七碟八碗,更拿不出山珍海味,只能端出一盘油汪汪、香喷喷的“油香”。穆罕默德见后非常高兴,用手撕了一角放到嘴中,其余的分给了围观的小孩们。从此之后,形成了回族、东乡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爱吃油香的习俗,而且吃油香时,不能拿上就咬着吃,而要用手撕开吃。 回族面食食品中最具特色和个性的传统风味食品, 一般在民族节日、宗教活动以及为亡人举行的纪念活动中食用。相传源于阿拉伯地区,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在麦地一穆斯林家食后赞美不已, 从此广为流传, 中国最早流行于喀喇汗王朝时期 (840―1212), 叫作 “普西卡力”, 元代传入中原。制法: 面经过发酵, 用盐、碱、矾水糅合, 也有调以清油、鸡蛋的, 擀成饼状, 放入热锅油炸。回族分散在全国各地, 因地域等因素, 北方用面粉制作, 南方也有用米粉、糯米粉等炸油香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