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洪亮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洪亮吉分类:【文化精萃】 清经学家、文学家、地理字家。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嘉庆三年(1798)时,以批评朝政,遣戍伊犁,不久赦还,改号更生居士。通经史、音韵训诂及地理之学。论学之作很多。沿革地理方面著作有:《三国疆域志》二卷,《东晋疆域志》四卷、《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卷。另外纂修《乾隆府厅州县图志》五十卷,张之洞《书目答问》评论此书:“一统志浩繁,此即其摘本。”洪亮吉生活的时代,人口增长很快,乾隆六年(1741)全国人口仅1. 4亿,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已达3亿多。洪亮吉以当时人口密集地区为例,提出30年人口增加5倍,60年人口增加10倍的推算(《洪北江遗书》“意言?治平篇”)。这与西方马尔萨斯(1766―1834)所说:“人口如果没有受到抑制,每二十五年增加一倍”的结论相似。更为重要的是,两人都指出如果不加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将会大大超过物质增长的速度,这就可能蕴藏着社会危机。针对这一危机,洪亮吉提出用“天地调剂之法”、“君相调剂之法”来解决人口过剩的问题。“君相调剂法”主张“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析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以赈之。”这与马尔萨斯提出通过“各种不卫生的职业、剧烈的劳动和受严寒盛暑的煎迫、传染病、战争、瘟疫和饥荒”等方法解决人口过剩问题,是根本不同的。总之,洪亮吉在人文地理学的核心“人口地理学”中,有敏锐而独到的见解。 清??家、文?家。字君直,一字稚存,?北江,晚?更生居士。江趟?湖(今武咄)人。生於清乾隆十一年,卒於清嘉?十四年。乾隆五十五年(1790)咄士。授翰林院?修,充?史疝纂修官。嘉??,因直言批怎朝政?罪,遣戍伊犁。旋赦?籍,以咣?、教??事,?意著述。 其?注重 “推本述原,?事求是”(《卷施轺文甲集》卷九),凡?史注疏、《真文》、音?、地理等?不?通,反?宋明空?性命柳理和?事帖括的八股考?,力斥元明以?“儒者??空疏?益之?”(同上)的陋?,而推重清?炎武、?若璩、惠?、戴震、邵?涵等嘱求朴?的?锾。 於?,?心研求古柳,不涉宋以後之真,樘於《春秋左氏?》及小?、音?。以《左?》杜盍注多望文生柳,不遵古?,遂?徵博搜,以他?酌此?,以别?校此?,成《春秋左??》二十卷。又考酌事史,加以?见,提出“春秋?以大邑?胯始於楚”、“春秋不滞娶同姓”、“春秋??大夫皆以采邑?氏”、“春秋唯秦不用同姓而喜用别?人”、“春秋?楚?人文最盛”(《更生?文甲集》卷二《春秋十?》)等劫?。帐?古之?遭即?音展弈相?,?音之理通,而六?之旨可得,乃推求文字?遭,多正杂慎《真文》之非。 於史,究心於疆域沿革,重??地整查。以??疆志前人?叙甚?淆?,取《??》硷?,??考《宋?》、《魏?》及古地志,作《厌??疆域志》四卷。所著《三?疆域志》,亦用力搜?考酌,不存臆真妄?,注重??可靠。 主??神?,力斥鬼神迷信,帐?天地孺物皆由“?”生,彼此之殓不具有先天的目的。指出人格性的天是不存在的,天能福善?淫之真??荒?,世?樘生不死之人,人死亦不能??鬼神。?神?目的?、宿命?等真,哂么罅渴???右越裔??小</p> 注重研究社??铨,反?土地兼?和繁重嬴役,指斥腐?吏治等社??象。帐?人口的成倍增樘陪生?的?慢办展的矛盾必然?致社?及民?生活的?困。 又工?文,其?文陪孔?森相仲伯,??推费。另著有《公羊焚梁古柳》、《?魏?音》、《意言》、《六?弈注?》、《北江??》、《十六?疆域志》、《??表》、《通?表》等,後??《洪北江全集》。 人名。生于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卒于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字君直,又字雅存,号北江。乾嘉时期的哲学家、经学家和文学家。他的鬼神观秉承了王充等的无鬼论的观点,形灭神散;他还否认了鬼有知觉,能害人的看法,认为“鬼不能以弓矢杀人,及坏大门,抉寝门,皆非鬼所能”,“鬼神者不害人,其为人害者,皆反常常怪耳”。他还考察了鬼神的起源,“鬼神之说,上古已有。”上古之“所谓鬼者,高曾祖考是也。三代之衰始有非鬼神而谓之鬼神者”,“高曾祖考之鬼,凡属子孙,亦无不爱而慕之。是高曾祖考之鬼亦即于子孙之心而已。” 由此,他更主张致力以现实生活,“以敬鬼神之心敬其父兄,则又可谓知所敬矣”。 清经学家、文学家。江苏阳湖(今武进)人。字君直,一字稚存, 号北江。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嘉庆二年(1797)侍奉皇曾孙奕纯读书。四年参加编纂《高宗实录》。同年八月因批评朝政获罪,遣戍伊犁,翌年遇赦返回故里。晚年自号“更生居士”, 作《伊犁日记》、《天山客话》、《外家纪闻》、《万里荷戈集》、《百日赐环集》等诗文,记述在新疆期间所见所闻和感受。擅长诗文,精于音韵训诂和舆地之学。另有《洪北江诗文集》、《春秋左传训诂》等。 (1745―1809)清代学者,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人,幼年家境贫寒,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被授翰林院编修,不久赴贵州督学政。后还京入上书房,教皇孙奕纯读书。嘉庆四年(1799)参与修高宗实录,因上书抨击弊政,被发配伊犁戍边。以从事校刊古书、词章考据著称,尤精舆地之学。一生著述很多,著名的有《比雅》、《春秋左传诂》、《乾隆府州厅县志》等,其文集曰《洪北江全集》。谪戍伊犁时,作有《伊犁日记》 * 和《天山客话》 * ,前者是关于赴伊犁途中日记,后者为追述此行,互为姊妹篇,均收在《洪北江全集》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