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洱海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洱海月分类:【传统文化】 白族的传说。洱海古称“叶榆泽”、“洱河”、“昆弥川”。在云南大理市北。因形似人耳朵,风浪大如海而得名。唐宋时,此地为云南地方政权南诏、大理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今仍有不少文物古迹保留,洱海长40公里,东西平均7―8公里,面积246平方公里。洱海月与苍山雪齐名,素有“银苍玉洱”之称。南岸下关的洱海公园是欣赏洱海风光的好去处。相传洱海原由一条黄龙和两条青龙治理。后一条大黑龙带着一群妖龙冲入,闹得海无静时,人无宁日。观音老母以一颗拴着全丝线的定海珠罩住了大黑龙,吓跑了众妖龙,定海神珠在洱海中化作金盆,金丝线变成了碗口粗的金链,原先拴金丝线另一头的紫金竹棍,变成了巨大的金桩子,牢牢钉在海底。从此洱海又恢复了平静。现在,人们在岸边能看到海底有一轮明月放射金光。那就是定海神珠所变的金盆。有时苍山玉局峰上会升起“望夫云”,其形状宛如一位白族少女探身眺望洱海。传说在南诏时,美丽的阿凤公主和勇敢的青年猎手阿龙相爱,遭到国王迫害,死在洱海。阿凤化作“望夫云”飘浮在苍山顶上,深情地眺望洱海,盼夫归来。真挚忠贞的爱情感动了无数青年男女。《望夫云》是白剧传统目之一。 白族传说。洱海在云南省大理市北。相传洱海原由一条黄龙和两条青龙治理,后一条大黑龙带着一群妖龙冲入,闹得海无宁时,人无宁日。观音老母以一颗拴着金丝线的定海珠罩住了大黑龙,吓跑了众妖龙,定海神珠在洱海中化作金盘,金丝线变成了碗口粗的金链,原先拴金丝线另一头的紫金竹棍,变成了巨大的金柱子,牢牢钉在海底,从此洱海又恢复了平静。现在,人们在岸边能看到海底有一轮明月放射金光,那就是定海神珠所变的金盆。见《中华文化大辞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