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浴室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浴室业分类:【中国民俗】 一般有大汤池及盆浴,附有搓背、修脚、理发,俗称浴室小三行。顾客因社会地位不同而进不同浴室洗澡。浴室设柜台为“监察”,内有浴地和坐席,坐席分普通座和雅座。浴室进门,即有茶役引入茶座,泡茶。然后,帮脱衣,送毛巾、拖鞋板。池内有师傅搓背,使浴客感到轻松爽快。洗毕到坐席上修脚。浴室服务员是固定工资,浴室的小费由服务员分账。过年时的小费是浴室工人的主要收入。 蚌埠浴业习俗源于苏北、扬州。浴室设大汤池,为扬州人“水包皮”的浴风,附有搓背、修脚、理发,俗称浴室“小三行”。1949年前,浴池规模以温泉、大观园、玉清池三家较大;茶叶以龙泉浴池、新华浴池两家为考究;修脚则是天然池浴室首屈一指;毛巾以大观园、龙园、玉清池等浴室最清洁;茶役待客以龙园、高升园浴池较为闻名。浴客因社会地位不同而进不同浴室洗澡。1949年后,浴客都以平等的身份,可随意进各浴室洗澡。1966年后,各浴池待客大变,由提倡“为工农兵服务”而变成浴客“自我服务”,搓背、修脚服务取消。1980年后,开始恢复主动为浴客服务的传统习惯和搓背、修脚、理发等服务项目。 一般浴池大门内柜台称“监堂”,内设汤池和坐席两大部。汤池内温、热水隔开;坐席分普通座和雅座。但因各家接待浴客不同,陈设装修风格亦有区别。大观园浴室的装潢古色古香。芝兰浴室雅座置福禄寿三星磁像,两边墙上挂有木质的对联条幅。坐席室有空调,房间宽敞,并设有抽水马桶。升平园浴池除一般设施外,备有盆池、雅座小房间。大丰园、乐泉浴室为一般劳工贫民光顾,陈设简陋,仅备汤池和椅座而已。 旧时,浴客进门,有茶役先呼“看座”,引导入坐席,以示欢迎之礼。尔后,凭浴客牌子到“监堂”柜台上领取茶壶,泡茶送上。浴客脱下的外衣和帽子,由茶役挑挂墙壁的勾上。接着,为浴客送拖鞋和下池大毛巾,并为浴客披大毛巾。池内有师傅为浴客搓背服务。浴客上池出门有茶役为之披大毛巾。入坐席后再送热毛巾两条,一条交浴客自擦面部前身,另一条由茶役帮助擦后背。走廊内,修脚师傅用扬州话拖长尾音喊:“来修!”随时可应浴客要求,到坐席前为浴客修脚,对躺卧时间较长者,送热毛巾“醒神”,表示催客。浴客出门,茶役送行,说:“慢走,下次再来。” 浴池业多用苏北方言说行话、暗语,使浴室管理及内部事务不让一般浴客知晓。苏北人开的蚌浴池,旧时使用的行语如下: 坐席编号从一到十,依次称溜、鱼、汪、折、中、神、星、张、夜、台。 浴室衣服鞋帽暗语,帽子称顶峰,鞋子称提兜,褂子称奶服子,裤子称底岔。 浴室用具暗语,坐席铺用毛巾称下水,坐席盖用毛巾称上水,毛巾把称醒神把子,茶叶称“欢喜”,竹牌子称“茶头牌”。 经理称老板,带班头称二水头,门口管理人员称监堂,学徒称小伙计,茶役称“看厢”。 小账(小折子)数字也用暗语,从一至十依次为红、月、在、宣、中、神、先、张、爱、台。 浴室学徒工较其他店铺生活更为清苦,老板付出的工钱,由二水头与徒工六四分成。徒工所得四成,还要额外负担苛捐杂费。1949年前有民谣道:前生打骂爹娘,今世落入澡堂,吃的是稀粥烂饭,睡的是无腿牙床(指地面)。同时,徒工被解雇临离开浴室前,须自觉打开包袱,让班正、班副检查,以示本人没有偷带浴室用品。 各浴池徒工做活,须学会整毛巾、端茶壶等基本功。整毛巾是将八层毛巾铺在平案上,沸水烫后即用手拧,不得怕烫,否则要被别人取代。端茶壶须双手捧十只上楼,做到壶不歪,茶水不溢。 20世纪80年代始,浴室内部更新设施,除大汤池、盆池外,增设淋浴、桑拿浴,有利于浴客的卫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