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市蜃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海市蜃楼分类:【传统文化】 又称“蜃景”。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常发生在海边和沙漠地区。我国山东省蓬莱县常见渤海庙岛群的幻景,所以历来有许多旅游者前往蓬莱阁观看。苏轼《海市诗》云:“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岜有贝阙藏珠宫。”今诗碑犹存。蓬莱阁卧碑亭内有清人龚葆琛师刻“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石碑。《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一:“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气所为。”《本草纲目?鳞部一》;“蚊之属有蜃,状似蛇而大,有角。能呼气成楼台城郭之状,将雨即见,名蜃楼.亦曰海市。”蜃,大蛤蜊。《周礼?天官?鳖人》;“春献鳖蜃。”古人不明光线折射造成幻景海市蜃楼,遂以神话解释之。但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所以人们都以其形容虚无飘渺的事情。 亦称蜃景。蓬莱县常见渤海庙岛群岛的幻景。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登州(今蓬莱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die)、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并对海市起因是“蜃气所为”(古代传说中的海中蛟龙吐气而成楼台)的说法提出怀疑。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在登州做官仅五天,晋京之前曾登山观海,写诗《登州海市》,借物抒怀。他也认为蜃气不能成宫殿。明清之际方以智记述了张瑶星的见解,认为蓬莱海市与对面海中的数岛有关。这观点很有价值。现代光学原理认为,蜃景是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发生显著折射或全反射所造成的景象,能将远处景象显示在空中或地面,形成奇妙的幻景,常发生在海边和沙漠地区。沈括还记载高唐县出现过陆地蜃景;明代谈迁在《枣林杂俎(zu)》(1644年)中记载的发生陆地蜃景处,山东还有济南、汶上、东阿、恩县(现已彻销,划归平原、夏津、武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