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添仓节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添仓节

分类:【传统文化】

满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我国东北满族地区。又称供仓节、仓廪神诞。节期在农历每年正月二十五日。节日早晨,各家把煮好的粘高粱米饭盛于饭盆中。把用秫秸扎编的小马插在饭上,置于粮仓内,表示对仓神的供献,并预祝今年粮食丰收,车载马驮往家中粮仓里运。当日,要给饭盆中添三次新饭,意谓不会断粮挨饿。有的地区在饭盆上插两把高粱秸做的锄头,预祝勤劳保丰收,不要白辛苦。

满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中国东北满族地区。又称供仓节、仓廪神诞。节期在每年正月二十五日。节日早晨,各家把煮好的粘高粱米饭盛于饭盒中,把用秫秸扎编的的小马插在饭上,置入粮仓内,表示对仓神的供献,并预祝今年粮食丰收,车载马驮往家中粮仓里运。当日,要给饭盆中添3次新饭,意为不会断粮挨饿。有的地区在饭盒上插两把高粱杆做的锄头,预祝勤劳保丰收,不要白辛苦。

也叫“填仓节”。节日具体时间,河南各地不一,有在农历正月十九日,有在正月二十四日。林州市一带则称十九日为“小填仓节”,二十四日为“大填仓节”。

灯节花馍(黄建国摄)

缠福。节日这天,家家用白面蒸制一些形如麦穗、麦垛、麦堆和麦布袋的花蒸馍,全家人分而食之,以“填”饱肚皮为止,预示新的一年全家不缺粮食。许多人家在中午下饺子时,还配上面条,雅称“金丝缠元宝”,以示一年“缠福”。谚云:

吃布袋,喝好面,一亩地,打两石。

填仓。是日,人们还将过年时存放在香坛里的食物“填”入粮仓,标志新的一年仓内已经添满了粮食。在偃师一带,多于此日撒灰圈于地,内置些粮食粒儿,以示“填仓”。有的则在此日,将过年积存的垃圾,送到十字路口,也称“送穷”。陕县、方城等地,于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娘家“躲节”的新婚女子,要在此日带些小米、小麦或其他杂粮回婆家,以为婆家“添仓”。河南各地填仓节是春节活动的尾声。之后,人们便全力以赴投入春耕生产,家人也可出远门了。儿歌称:“盼过添仓没啥盼,男去拾粪女纺线。”旧时,填仓节走亲串友者,必须在当天回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填仓节已渐淡漠,仅在偏僻地方还有以节日相待者。

正月二十五为添仓节。过去每到这个节日,各户,不分穷富都“为添仓,煮黍饭,焚香楮,祀仓廒”。农村年长的妇女还用纸剪成鸡、猫放在粮仓里,以此免去虫灾和鼠患。还有用灶灰在院内撒上三个灰圈,作为粮仓。在圈内再放些高粱谷子,大豆包米,象征秋天粮食满囤米满仓。

清末以来,吉林汉族多从山东而来,他们带来了山东老家的农业技术,也带来了关里老家的生活习俗。汉族对东北的农业开发,迅速打开了这个大粮仓,纷纷在这天举行五谷祭,在院内撒灰圈象征粮仓,放入五谷,各仓留口,谓之仓门。仓口放高粱为高粱仓,放谷子为谷子仓,放豆为豆仓等。粮上压土坯一块,上置馒头一个,插香一炷,谓之供仓神。又撒灰线从井沿至水缸,称之为引仓龙,习与“二月二日”同,以求丰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