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代流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清代流人分类:【地域文化】 清兵在入关前即到关内大肆掳掠人口,以充实兵力,获取奴仆。清兵入关后,民族矛盾尖锐,反清斗争连绵不断。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在中原的统治地位,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其中之一就是将“造反”者遣送边疆垦荒生产。此种被掳掠人口及遣犯,史称“流人”。清代各种矛盾在山东比较集中,触犯各种刑律者亦多,因此山东是发遣各种人犯的重要地区之一;同时,由于山东地理位置靠近东北,清兵到关内掳掠人口,山东首当其冲,是被掠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据考证,清兵入关前,山东被掠人口达60万人之多。清兵入关后,被遣送东北的参加反清斗争的农民、具有反清思想的文人学士,刑事犯及其家属,以及失职或犯罪官员士兵等各种流人,有数千人。清代山东的流人,主要发配地点是东北各地。山东流人到东北,同关内各省发配去的流人以及后来大批闯关东谋生的流民一起,对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之间融合、疆土的保卫,作出了重要贡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