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满月剃头趣事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满月剃头趣事多分类:【风俗文化】 婴儿出生一月叫 “满月”,也叫 “出月”、“弥月”,这又须来一番庆贺,各地花样层出不穷,而满月剃头是大家共同的。 这天,小孩的外婆和七姨八姑乃至亲朋好友照例来送礼物相贺,所送物品各地不同,少不了有衣物、食品甚或坐车、摇篮。衣物以帽为考究,上缀银饰,如寿星、兽头及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字样。是日,设祭享神祀祖,举办丰盛酒筵宴请亲友,叫“满月酒”,并向四邻八舍分送肉丝炒面或当地时兴的食品。 北方人喜吃面食,过满月,主人邀请亲友共同祝贺,叫 “做满月吃面”,不论酒筵何等丰盛,最后一定要让客人们吃面条。吃喜面要多加葱花,以 “葱”谐“聪”,祝新生儿顺利成长,聪慧天成。 满月剃头很有讲究。剃头所用的汤,有的地方要由祖辈来烧。烧时,汤中放鸡蛋、鸭蛋,这是专门用来酬谢剃头师傅的。剃时,桌上要点燃“状元红”蜡烛,桌面上铺红毡,上摆桃、面等。请来的理发师到家中时,一进门就得边走边说:“一进大门步步宽,脚上踏着紫金砖,紫金砖上生莲子,莲子上面落凤凰,凤凰不落无宝地,状元一定出在你府上。”给婴儿剃头时,剃得不干净不要紧,但决不能把头皮剃破。剃时,小孩一般由祖父抱着,有的则由有福气的亲友抱着剃头。往往在剃胎发前,事先挖好一扎葱、一扎芸,备好一把斧,俗称千年斧。这时抱孩子的祖父或有福之人脚下要踩着用红彩(红布或红纸)包的葱、芸、斧。待到落胎头剃好,葱和芸马上由婴儿父亲去栽种。葱与聪、芸和运、斧与富同音,脚踩葱芸斧,意味婴儿自幼踏在富贵、高运、聪明的福地上,长大必然聪明伶俐运道好。此外,葱和芸生命力十分旺盛,栽于泥土,便能生根、开花,四季常青,预兆婴儿茁壮成长。 剃落胎头,并不是将胎发全部剃光,不少地方要将顶囟门一寸足方的胎发留着,叫“孝顺发”、“孝顺毛”、“百岁毛”。其实起初大约留着是为保护囟门的。因所留这块胎发呈瓦片形状,故也有称剃“瓦片头”的。浙江长兴一带却有留胎发的习惯。生下男婴,如果上面兄姐已夭亡,就把胎发留着,直至成辫,俗叫“小辫子”,据说用小辫子吊住,鬼邪抢不去,可保孩子平安长大。这小辫子要等到成人后方可剪去呢! 最有意思的是剃下的胎发如何处理,有一套讲究。胎发不能随便丢弃。杭州习俗,胎发要挂堂屋高处,说这样小孩子大了有胆量。有的用红布包裹,悬挂保生娘娘宫的神座旁边,取保长生之意。在嘉兴一带则保留“头发圆”的古俗。该地剃满月头,先用手指蘸绿茶水轻轻在婴儿额头和头发上揉擦,一边喃喃念着:“茶叶清白,××头皮清白。”然后剃发,将胎发收集好。而后在家养狗身上拔下一小绺毛,一边说:“××大起来乖,和小狗一样胆大,一样灵巧。”再在猫身上拔下一小绺毛,一边说:“××大起来乖,和小猫一样听话,一样活泼。”将三种毛发混合一起,喷上一口茶水,放在手心里仔细地搓,搓圆了后,拿一枚针穿上大红丝线,先串上一个枣子,再把发团串上,最后串上一个桂圆,做成一个“头发圆”,挂在床檐正中。一个孩子满月了做一个胎发团挂在床上,生几个挂几个,迷信认为可以镇邪;而其实倒不如说是满月纪念品,以后孩子长大了“飞”走了,做娘的只要看到这胎发团,犹如见到人,胎发团挂在床上,儿女如同永远在娘身边,受娘保护。据说,胎发团还是止血的好药,应急时可用。 剃了头,做母亲的将孩子穿戴披挂一新,抱盛装婴儿向亲友致谢并接受祝贺。按理亲友该讲一些恭维的话,可在浙江宁波一带,亲友见到婴儿,习惯却说: “介(“很”之意)难看,介难看。”俗以为这么说孩子日后会越长越好看。给亲友“展览”完后,还要抱婴儿外出走街串巷串门户,叫兜喜神圈。走时一人持雨伞遮之,且须过一座桥,俗称如此这般孩子将来自然胆大。 过满月剃头,至今仍然时兴; 办满月酒,宴请送礼亲友也仍然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