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潭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潭帖分类:【传统文化】 亦名《庆历长沙帖》。汇刻丛帖。北宋刘沆知潭州(治今湖南长沙)时,命慧照大师希白以《淳化阁帖》原石拓本,增以王羲之《霜寒帖》、《十七日帖》及颜真卿等人法书,摹刻于长沙郡斋,故名。此帖凡10卷,卷一、三、六、七、八、十刻于庆历五年(1045),卷二、四、五、九刻于庆历八年。字行较《阁帖》稍高,摹刻甚精,宋洪迈《容斋随笔》谓苏轼曾得见原刻本,并题跋盛赞之。元代陈绎曾亦称其“风韵和雅,骨肉停匀,但形势俱圆,颇乏峭健之气”。刘沆既刻此帖,复依仿此本另刻石于私第,世称“刘丞相私第本”。此外尚有多种宋人翻刻本,如“长沙碑匠家本”、“长沙新刻本”、“长沙别本”、“三山木板本”、“庐陵萧氏本”、“蜀本”等。《潭帖》在宋时颇有名,时人对其评价不下《绛帖》。惟原石毁于建炎时,南宋时已无完整原石拓本,故后世于此帖颇多歧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