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火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火塘分类:【传统文化】 傣族家庭设施。云南省傣族聚居地区多见。用于做饭。火塘附近也是进餐、待客以及未婚姑娘招待情人的地方。按傣族风俗,安置火塘要请寨子里有威望的清白人来安。火塘上所立三角架(架锅用)不得移动。任何人不得从火塘上跨过,烧柴须从根部烧起,柴禾只能从火塘两侧填入,不得从后面填入,家人或来访客人在火塘两侧按性别席地而坐。如若更换火塘,须同时更换楼梯。傣家火塘按其用途与设置位置不同,又有主火塘、客火塘和鬼火塘之分。 用于做饭、烧茶、煮猪(牛)食和取暖。设在郭达前面,高约22厘米,宽约130厘米,长约230厘米。四周是樱桃木做的框架,框架边宽约20厘米,用途和桌子相同,是专放糌粑盒、茶碗、碟子等餐具和食品的地方。靠框架四边镶长条四方石,石宽约13厘米; 方石里边填土,砸实,再抹一层泥,就是烧火的地方。火塘分上下两处烧火,上边即靠“女座”和“郭达”一边,火塘上架有大铁三角架(也作铁三脚),三角架上架有三大一小桶式锅,大锅分别煮猪、牛食和烧水,小锅煮肉,也当烧水锅。桶式锅先用一根铁丝捆上,放在三角上,逢隙中用泥巴抹紧,固定在三角架上。一塘火,就可以把人、畜的食物烧熟。火塘下半部,有的人家做一小灶,有的则放一小铁三角,这里主要是蒸饭、烧饼、炸果子的地方,平常不烧火。火塘的框架,要经常擦。火塘框架干净与否,是衡量家庭主妇勤惰的主要条件。火塘内不能溅水,更不能随便踩踏。 ①做饭、烧茶、煮猪(牛)食和取暖的用具。一般设在中间屋子壁橱前面,用土坯和泥巴垒成,高约20厘米,宽约130厘米, 长约230厘米。分上下两层烧火,上层火塘上架有大铁三角架,三角架上架三个藏式锅,分别煮肉、烧水、煮猪食、牛食等,火塘下半部是一小灶,主要用于蒸饭、烧饼、炸果子。火塘的四周是木做的框架,框架宽约20厘米,主要放糌粑盒、茶碗、碟子等一些生活用具。火塘框架是否干净明亮,这是衡量家庭主妇勤惰的主要标志。火塘内禁忌溅水,掉头发,烧破布等,更不能踩踏。②景颇族民居中传统取暖和煮饭的设施。设在每间屋子的中央,火塘四周用木料围成四方形。火塘中心支三角铁架,供做饭用。火塘上端七八十厘米高处,悬挂着用竹制成的架子,用以放炊具或需烘烤的食品。火塘两边铺有竹席,供坐和睡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