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火焰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火焰山分类:【文化精萃】 又称土孜塔格、吐斯塔格,即“红山”之意。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北部,博格达山以南的低丘。东西长100公里,南北宽10公里,海拔500米,山体主要由红色砂岩构成。深居内陆,四周山岭高耸,气候极端干燥,夏季酷热。盛夏砂面上可烙熟薄饼,烤熟鸡蛋。红色砂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阵阵烈焰。山秃秃罕禽兽。明吴承恩著名小说《西游记》中描绘唐僧师徒西行取经,途中受阻,孙悟空大战铁扇公主一节,取景于此。 位于吐鲁番盆地北部,《隋书》中作赤石山。绵延1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米。夏季干燥高温,地表温度可达80℃,赭红色的沙砾石在阳光下宛如熊熊烈火,与周围绿洲、雪山构成独特的奇景。《西游记》中以火焰山为太上老君八卦炉中一块被孙悟空踢落的火砖,并有“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当地传说山脉为被斩恶龙的身躯。唐岑参有诗“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天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上行人绝”,十分形象地描写了类似火焰山的酷热情景。 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山色赤红,东西长达100余公里,海拔约500米。我国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所写孙悟空三调芭蕉扇,扑灭火焰山上的大火,即以此山为背景。炎夏热气窒人,阳光照射在赤红山岩上,云烟缭绕,红光闪烁,犹如烈焰飞腾,气温可高达70℃。“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唐岑参《火山云歌送别》)即其写照。这里是世界上最热的地区之一。唐僧玄奘去西天取经,确曾到此。今尚有唐僧的拴马桩、上马踏脚石和牛魔王洞、八戒石等,传说即为当时遗迹。山谷泉水清澈,碧绿荫凉,盛产葡萄瓜果,为吐鲁番富庶之地。这片绿洲与近在咫尺的火焰山山峰,形成对比鲜明的天地。 新疆著名风景胜地。一称土孜塔格,吐斯塔格,维吾尔语中,“土孜”为“红色”之意,“塔格”是“山”。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中北部,西起吐鲁番县城北的桃尔沟,东至鄯善县城西南的兰干,东西长达100公里,南北宽10公里,平均海拔500米。博格达山以南的低丘。它是由一套朱罗纪棕红色、黄褐色砂岩,白垩纪的桔红色、紫红色、桃红色砂岩和砾岩,第三纪第四纪的红色、棕红色砂岩、泥沙岩等组成的低山丘陵。山上岩石裸露,在灼热的阳光照射下,红光反射,犹如火焰一般。《西游记》中所描写的火焰山一节,取景于此。此地气温夏季高达47℃,山上太阳直射处竟有70℃之多。唐诗人岑参诗云:“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天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形象地形容火焰山真实面貌。火焰山地区之所以特别热的原因一是该地晴天多,阳光辐射强,有丰富的热量。其次是周围众山环绕,地形低洼闭塞,热量不易散发。另外从地貌看,盆地里除占总面积大约9%的绿地外,91%全是戈壁滩,满是砾石和沙丘。吸热快,太阳一晒,温度急剧上升。山东面为北魏至隋唐时的佛教胜地,柏则克里克千佛洞藏有自隋至元各代精美壁画,图案绚丽,造型生动,光彩照人,其艺术价值可与敦煌壁画媲美。南面、西面有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火焰山西侧,有一条横贯火焰山的林荫峡谷,叫做葡萄沟。尽管火焰山气温高达47℃,但葡萄沟里却绿荫茂密,水渠纵横,空气湿润,气候凉爽。夏末秋初,在长约8公里,宽约半公里的沟内,葡萄串串,晶莹欲滴。尤其是这里的无核白葡萄远近驰名,新疆葡萄干也以葡萄沟所产为上品,这条沟在新疆民歌中被广为传唱,是古今游人所向往的风景区。火焰山附近“沙包”还是沙疗的极好场所,有“沙海浴场”之称。 ①京剧新编古代题材剧目。李声桐、高守中根据传统剧目改编。故事取材于《西游记》。唐僧师徒为过火焰山,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长春市京剧团1957年演出,参加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1982年剧本由姜振歧执笔改编,吉林省京剧团演出,主演孙振林、刘喜亮、小白玉艳、王凤霞。同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获文化部1982年优秀戏曲艺术片奖。②彩色电影戏曲艺术片。长春电影制片厂1983年出品。改编: 孙恃正;导演:荆杰、黄廷恩。吉林省京剧团演出。该片于1983年获文化部优秀戏曲影片奖,1984年获第四届 “金鸡奖”最佳特技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