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灯分类:【传统文化】 在中国文化史上,很早就有以各种材料制造的灯。它们被制造成圆筒形、立体形、球形等各种形状。在越南的一个坟墓中,曾发现一个跪着的人形灯,还有一个树状的灯。它们都是两千多年前制造的。 灯在今天是生殖的标志。在云南省,新娘的床下有一盏灯,叫“子孙灯”;床外也有一盏灯,叫“长明灯”。这两盏灯一个代表新郎,一个代表新娘,如果它们同时熄灭,就预兆着夫妇二人将白头到老。还有的地方,在孕妇床下挂一盏灯。对于佛教徒来说,灯象征着启示与知识。 婚礼上用的灯 灯是为客人指路的,也为死人的灵魂指路。在正月十五的灯节中,灯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了,前来欢度春节的祖先之魂,必须回到人间以外的世界去,所以在各个地方,都悬挂以纸和其它材料做成的灯。 许多地方,例如云南,在七月初七举行第二个灯节。路旁悬挂着荷花形的灯,还有些小灯放在河中顺水漂流。人们这样做是出自下面的信仰: 每到七月十五,那些死后没有亲人供奉,或者死在远离家乡之地的人,灵魂都要回到人间。他们非常饿,没有亲人献祭,所以他们就寻找献给别人的祭品。由于这个原因,有一种“专门”的祭品向他们提供。到了七月十五满月时,他们在灯光的指引下,回到冥界之中。 在第一个灯节中,人们竞相制造最精美的灯。有的灯能够在灯芯热气的推动下旋转,灯上还画有跳舞的儿童或小马等等。文人们写上“灯诗”,希望过路者能看懂它们。灯节使春节的热闹达到顶点,然后恢复到日常状态中。 据说女人们喜欢在灯下走,她们认为这样将会多子(“灯”与“丁”发音相近)。“点灯”暗喻着“添丁” (也因为发音相近)。 照明的器具。因形似盛食物的登(瓦豆),故名。登上放灯芯和膏(动物脂肪),用时点燃即可。秦汉时的灯有铜、铁、陶制的。形式多样:考古发掘有俑灯、羊尊灯、牛灯、朱雀灯、凤鸟灯、雁足灯、花树莲灯等。以满城发掘的长信宫灯最为有名。嵇康《杂诗》:“光灯吐辉,华幔长舒。”刘歆《西京杂记》三:“目得酒食,灯烨得钱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