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烧酒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烧酒

分类:【传统文化】

一名“火酒”。透明无色含乙醇量高的蒸馏酒。性味辛烈,点火能燃,故称。其起源,文献记载不一,但北宋已有。南宋宋慈《洗冤集录》记有用烧酒为被毒蛇咬伤者解毒的方法,烧酒含乙醇量高,有杀菌作用,故可解毒,可见当时烧酒已为人们常见常用之物。据载其色泽透明如水晶,点火即燃,以布拂之而灭,味香软,入口便消,饮而醉死者,牙齿动摇欲落,尸体软弱不硬,口鼻流出血水。1975年河北青龙县出土一套铜制烧(蒸)酒锅,经蒸酒试验和鉴定,确认为金代遗物,其铸造年代最迟不过金世宗大定年间,相当宋绍兴三十一年至淳熙十六年(1161―1189),此更为宋代已有烧酒的确实证据。

统称白酒或白干儿。又因酿酒原料不同而名别,如由高粱酿者名高粱烧;玉米酿者呼包米烧或小烧;地瓜酿酒,喝来令人头晕,乡人戏呼“地瓜蒙”。

酿酒之所,旧称“烧锅”。其前冠主人姓氏,如赵家烧锅、王家烧锅等。酿酒原料多用高粱。《开原县志》载:“红高粱产额最富,各烧商用以为造酒原料。泉水甘美之区,所造酒浆,味尤烈。城东八棵树邻近清河,用其水造酒,称为全省之冠。”以前,辽宁各地造酒都用高粱。

烧锅酿酒常用土法:先磨高粱成渣;再行制曲:磨大麦、小豆成末,和水置曲模中,以足踏之成砖型,取之放曲房,分层堆摞,间距寸许,使发酵,封曲房,数日成酒曲。酿酒时,取磨好的高粱渣若干,拌水适量,和匀入甑蒸透,取出晾凉,加酒曲粉,入窖密封,令发酵糖化。经八九日液出。其液名醪,俗呼酒酿。取蒸料,再加三倍新渣和酒曲适量,拌匀再入窖,密封发酵。又七八日出窖,复加新渣酒曲。如是者四,前后约五十日,酒成,其酒色微浑,称黄酒。后来,蒸馏法传入民间,即在发酵七日后蒸馏,所出之酒透明无色,人呼白酒,亦谓烧酒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