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熊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熊忌分类:【传统文化】 鄂伦春、鄂温克族信仰禁忌。鄂伦春、鄂温克均为狩猎民族,对熊有特殊的禁忌及崇拜仪式。禁忌直呼熊的真名。而代之以祖父、祖母、舅舅、老汉等称呼。如鄂温克族将公熊称为“合克”(祖父),母熊称为“额我”(祖母)。猎熊者忌云“猎熊”,而要说“做客”;打熊的枪不能叫“枪”,而称为“吹火筒”,意即打不死任何动物。猎到熊后,忌说“打着了”,要说“睡觉了”。禁忌青年人看猎到的熊是公是母,要由长者先看。俗信青年人看后会患尿塞症。禁食熊头、内脏及眼睛。据信,熊之灵魂寄寓此处,这些部位要与吃剩的熊骨一起风葬。男人还忌食熊尾及前肢,否则认为以后狩错会被熊夺走猎枪。熊头、熊骨的风葬仪式程序复杂,不可含糊。参加熊葬仪式的人均须向熊头敬烟,并在上风处点燃火堆,用烟熏烤熊尸除污。若不风葬,俗信活熊将不入洞冬眠而到外危害人的性命。 鄂温克、鄂伦春人古老宗教禁忌。在他们居住的森林地区,熊是威协其生存的猛兽,它们前肢灵巧,后肢可直立行走,外貌近人,故而构成古时期把它当作人类祖先的一些重要依据。他们称公熊为“合克”(对父系最高辈的称呼),称母熊为“恶我”(对母系最高辈的称呼),即意指熊是他们的“远祖”,而他们则是熊的“后裔”,因此,他们在猎熊、食熊肉时,均须举行相应的仪式,并有复杂的禁忌。如熊死,须说“睡觉了”;杀熊的刀子,叫作“刻尔根基”(意指“钝刀”),吃熊肉时须众人围坐在“仙人柱”(猎人小屋)中,一齐作乌鸦叫声,并叨念说:“是乌鸦吃你的肉而不是我们”。认为熊的大脑、眼珠、心、肺、肝和食道,都是其灵魂寄居之所,禁止食用。葬熊,更有复杂的仪式,将熊头、食道、心肺、肝和连同各掌五趾用桦树条捆缚,风葬前,选择东西向并立的两棵繁茂的大松树,中间架一横梁。熊的尸体运送至此,头部向东,安葬在横梁上。送葬众人须佯装哭泣,致哀祷告,并在上风处点火,熏熊骨以除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