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燕前史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燕前史略

分类:【地域文化】

燕国的历史,虽始于周初召公被封,但在这之前,在燕山一带已经有一个燕的部族存在,或许就是一个燕的方国。商时在燕山地区有一个声势赫然的土方,这是一个强悍的部族,在武丁时代屡屡与商王朝兵戎相交,商卜辞中就记有武丁之妻妇好领兵征伐土方之事,动员兵员之多曾达5000人。武丁以后的卜辞,就不再现与土方兵争之事,这大约是土方受到重创之后,已不复成为商的北部边患了。但随之在燕山地区出现了一些自然生长的小方国,如属今北京地区的蓟,今河北涿鹿一带的阪泉氏,蓟县、玉田一带的燕,滦河下游的孤竹、令支等。这些小方国大都和商王朝联系密切,商的王妇中就有燕、孤竹之女,殷墟出土物中有方国进献的石器。考古界在这一带发掘的陶器和铜器,其造型和纹饰属商文化。这大约是土方集团崩溃之后,原来不同的族属在各自的领地组建了臣服于商的小方国。以此推知,商代的北燕,大约是土方的一部分。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追思先圣王,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于燕。蓟,在今北京外城的西北部,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燕的初封地在哪?经考古发掘证明,多数史学者断为今北京市房山县琉璃河董家林。这里有燕的遗址和墓葬,出土有?(燕)侯铭文的铜器。据“?侯旨”鼎铭文所载,“?侯旨初见事于宗周”,周王曾赏给他贝(钱币)和

彝(酒器)。这位?侯旨,大约是周初燕国的第一代侯。召公在周初是一位权势显赫的人物,与周公齐名,参与决策大事,他受封于燕地,无疑是为了震慑北地以屏周室,但真正实居燕就封的是其子,即“?侯旨”。燕侯的世袭,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载,自召公以下传至九世为惠侯,但这九世史迹,古文献阙如,后人茫然不知,自燕惠侯元年(前865年),燕国的历史始有纪年。

蓟、燕两地南北相距不远,分别为国,后来怎么统谓一国一地了呢?唐张守节在其所撰的《史记?正义》中解释说:“燕蓟二国俱武王立,因燕山、蓟丘为名,其地足以立二国。蓟微燕盛,燕乃并蓟居之,蓟名遂绝焉,今幽州蓟县故燕国是也。”燕代蓟后,又以蓟为都,周人进入燕山地区代商而行施政权,开始并不顺利,遇有土著居民的抵制,孤竹君“不食周粟”的传说,应是这种抵触情绪的反映。周借军事实力,虽达到了在燕地封国设都的目的,但这一带的原方国部落居民并没有降服,随着西周王朝军事实力的衰落,散布于今陕西、山西、河北北部的戎狄强大起来,频频侵扰中原,或直入心脏地带,或伺隙于边疆地区,凶悍杀掠,构成了西周最紧急的外患。燕夹于戎狄间,其罹难招祸自然首当其冲。周桓王十四年(前706年)山戎越燕伐齐。燕桓侯时(前679―前690年在位),因受山戎威逼,迁都临易(城址在今河北容城县内)。桓公死,子庄公继位,时齐国崛起,齐桓公称霸。燕庄公二十七年(前664年),山戎侵入燕国,燕告急于齐,齐桓公遂兴师伐山戎,破孤竹、令支(今河北卢龙一带)而还。燕庄公送齐桓公出境,桓公说:“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于是,割燕君所至之地与燕,命嘱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室如成康之时,燕在此曾建“燕留城”以示纪念(《括地志》:“燕留故城在沧州长芦县东北十七里”)。七年后,燕庄公之子襄公即位,燕国都由临易北迁蓟城。这说明,齐破山戎,解除了对燕的威胁;另方面,也反映了燕国的实力增强,国之重心北移,并蓟而居,大约此时蓟国名泯,幽州蓟地成了燕国所拥有的腹地。到了燕惠公执政时(前544-前539年),燕因内乱曾招至齐、晋的干预,惠公多宠姬,尤信姬宋,姬宋父兄执政专权,早就引起诸大夫不满,诸大夫杀姬宋,燕惠公出逃到齐国,诸大夫立悼公。齐对燕这场夺权之争不甘袖手,遣高偃使晋谋共伐燕,于是齐晋联兵干预,送惠公归燕.惠公至燕死,齐侯又谋立简公,受晏子劝阻作罢。齐侯不想撤军,驻于虢(燕地,今沧州地),燕人遣成行为使至齐军,致礼陪罪,并以重金贿齐侯,送美姬,这样,燕齐盟于濡上(今河北安新县、任丘市间),齐师方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