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父母亡答人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父母亡答人状分类:【传统文化】 遭父母丧,他人发书慰问,己所答书。如对方位尊,则改“状”称“疏”。其基本格式如下:“某稽颡再拜言(对平交以下去“言”字)。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祸延先考(母云“先妣”),攀号擗踊,五内分崩,叩地叫天,无所逮及。日月不居,奄逾旬朔(“旬朔”二字随时,也可改为“卒哭”、“小祥”等字眼)。酷罚罪苦(父在母亡,则云“偏罚罪深”。父先亡,则母亡亦用“酷罚罪苦”),无望生全。即日蒙恩(对平交以下去此四字),祗奉几筵,苟存视息。伏承尊慈,俯赐慰问,哀感之至,无任下诚(对平交则云“承仰仁恩,俯垂慰问,其为哀感,但切下怀”,降等则云“持承慰问,哀感良深”)。未由号诉,不胜陨绝。谨奉状(对方位尊则云“疏”)。荒迷不次,谨状(对方位尊则云“疏”)。月日。孤子(母丧则称“哀子”,父母俱亡则称“孤哀子”)姓名。状上某位座前(或云“阁下”)。谨空(对平交不用此二字)。”其他近亲亡答人状,因人遣词,各随其宜,但大致格式同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