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犁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犁耕分类:【地域文化】 以牛拉犁的耕作方式。我国自春秋时期始,就出现了牛耕。广西贺县莲塘东汉墓中出土有铁犁铧,其正面呈三角形,首部平直,两边和前端锐利。梧州汉墓出土有陶牛和陶牛拉车模型。当时既能铸造锋利的铁犁,又饲养有牛,由此可知东汉时期,广西壮族地区已推行牛犁耕技术,相邻的广东佛山市郊阑石东汉墓出土水田模型,有一陶人戴斗笠一手扶犁一手作赶牛状。广西牛犁耕法应与其相似。牛耕,使深翻土地精耕细作成为可能,对农业的丰收有促进作用。 即用犁耕地。犁地的主要农具是步犁和拖拉机带动的新式犁。步犁一般需用两头牛或骡马拉,犁地人一手扶犁把,一手扬鞭吆喝牲畜。犁地的方法有内翻和外翻两种。内翻,即先从地块中间开犁,每一遭都按顺时针方向转弯,土壤从左右合向中间,最后地块两边留下两道墒沟,成为与地邻的分界。外翻,即从地块右边开犁,逆时针方向往返,逐渐由里向外翻,中间留有一道墒沟。在冀南一带,地犁一遍即可。在藁城市耿村,旧时用耠子耕地,一般要耕两三遍。如今多用拖拉机带犁耕地熏叫机耕。机耕地都用外翻法。 土地犁过之后要用耙耙地,目的是破碎土块,耙平地面,以便更好地保墒和保温。耙地的农具是耙。耙地分直耙和锁耙两种。直耙,即牲畜拉着耙按犁地时内翻或外翻时往返的方向转弯,将地耙遍为止,耙过的地里留下一道道直向耙齿痕。锁耙,即在直耙的基础上从地块的一角开耙,沿对角线方向走,耙遍为止,耙后的地里留下一道道斜向耙齿痕。有时用耢耢地,把地面耢得更平更细。如今机耕地要用镇轧器镇轧。镇轧后的地面和直耙的一样。 扶犁手叫犁把式。犁把式要会使用牲畜、会扶犁、会内翻和外翻犁地法、直耙和锁耙耙地法。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