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小波李顺起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王小波李顺起义

分类:【传统文化】

北宋初期四川地区的农民起义。北宋初,川峡地区土地兼并严重,许多农民沦为客户、旁户,旁户的人身隶属关系很强。宋平后蜀,设立“博买务”,由官府垄断两川布帛买卖,使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更加贫困。随后官府又将茶叶也划入榷买范围,低价强行收购川峡盛产的茶叶,断绝了很多茶农和茶商的生计。这些都加速了川峡地区阶级矛盾的急剧发展。恰逢四川大旱,官府赋敛急迫,大批农民难以生存,社会矛盾一触即发。

淳化四年(993),四川茶贩王小波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口号,聚集失业茶农百余人,占据青城(今四川灌县东南)起义。“均贫富”的口号得到了川蜀贫苦农民的广泛响应,很快众至数万,转战邛、蜀、眉等州境。起义军所到之处,诛杀贪官,开仓济贫,命令富人除留家用外,其余财物调发分配给穷人,深得贫苦民众拥护。后王小波在激战时中箭身亡,其妻弟李顺继续领导斗争。淳化五年,起义军攻占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李顺称蜀王,建元应运,建官设职,并铸造铜钱“应运元宝”和铁钱“应运通宝”等货币。起义军战士还在脸上刺“应运雄军”四字,以纪念胜利。

大蜀政权执行“均贫富”的政策,还依靠“在城贫民”“指引豪家收藏地窖”,将地主藏匿的浮财分给贫民。起义军控制了北至剑门关(今剑阁北),东到巫峡(今重庆、湖北两省市接界处)的川峡大部分地区。宋太宗急调大军入川镇压。十多万起义军固守成都,与官军展开激战,最后成都失陷,李顺也在城破时被杀害(一说他撤出成都,三十年后在广州被捕遇害)。余部在张余率领下转战川南、川东,坚持到至道二年(996),终被镇压。

这次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是唐末农民大起义提出的“均平”思想的继续和深化,反映出广大农民要求土地和贫富均等的强烈愿望,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对宋代及其后的农民起义口号方针具有深远的影响。起义也猛烈冲击了川峡地区的腐朽统治,朝廷被迫取消了“博买务”,“旁户”的名称也很少出现,生产关系得到了一些调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