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母娘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王母娘娘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西王母”、“金母”、“西姥”、“王母”。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后为道教所信奉。葛洪《枕中书》称其为盘古真人与太玄圣母通气结精而生。关于她的传说,众说纷纭。在《山海经》里,她被描写成是一个豹尾虎齿而善啸的怪神。在《穆天子传》里,则是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的妇人。在《汉武帝内传》里,又成了一个有大群仙姬随侍的威严女神,并将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赐给武帝。在《墉城集仙录》里,更成为掌管女仙的神仙首领,称之为西华至妙之气所化生,与由东华至真之气化生的东王公,共理二?。后世小说、戏曲里,又称为“瑶池金母”,每逢蟠桃熟时,便大办寿宴,诸仙都来为她祝寿。又因《淮南子》、《搜神记》等册籍中有“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妲嫦窃以奔月”之说,故旧时民间将王母娘娘作为长生不老的象征。其宫阙位于昆仑山玄圃阆风之苑。黄帝大战蚩尤时,遣九天玄女助战,使黄帝大胜。周代时,曾于阆风苑宴请周穆王,西汉武帝时,曾下凡向汉武帝讲授不死之术。据考,西王母本为西方原始部落名称。据《尔雅?释名》所载:“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后演变为神名。 道教神仙。王母娘娘原叫西王母,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仙女。据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西王母拥有仙药,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讨来的仙药,而飞升成仙飘向月宫的。西王母的仙桃也是中国古人津津乐道的佳话。据《山海经》 记载: “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树,食之不老。”这就是仙桃,是西王母每年定时款待各路神仙必不可少的 “美味佳果”。传说汉武帝时,西王母降临皇宫作客,带来了七个仙桃,她将其中的四个送给汉武帝品尝,自己留下三个。汉武帝吃完以后,却将桃核收藏起来,西王母问其原因,汉武帝说是留做种子。西王母笑道: “此桃三千年一结果,中夏地薄,种之不生。”汉武帝才打消了种植仙桃的念头。这样一位富有魅力的仙女,自然被道教收进了其神仙谱系,并且“乱点鸳鸯谱”,将她配给居于东海蓬莱仙岛的东王公。夫妻俩一东一西,分掌尘世男女得道升天。在上古神话中,西王母是半人半兽的怪模样,道教信徒将她重新塑造成一位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的天仙。后来,民间信徒又将其与玉皇大帝成双配对,在老百姓心目中,玉皇大帝才是“万神之主”,西王母自然就成了天界的 “第一夫人”,成了 “王母娘娘”。显然,王母娘娘是女仙的领袖,她能够为人赐福消灾、添子增寿,而这些又正是中国百姓最关心的事。所以,王母娘娘是最受广大信徒爱戴的神仙之一。 又称西王母。本为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在道教传播中,民间又将其与东王公合配。后世老百姓不知其详,把她说成了玉皇大帝的配偶。在玉帝庙中,常有王母的塑像与玉皇大帝平坐。在甘肃泾川县泾河岸旁有一山,名曰“王母宫山”,始建于西汉元封年间,原仅有西王母宫和东王公宫两座大殿,后重修,为符合周穆王和汉武帝西巡会西王母于瑶池之故事,又增建穆王殿和汉武帝殿。史有西王母职掌瘟疫、历法、刑罚和天地众神的记载,所以民间对西王母的祭祀特别隆重。仅泾川县每年祭祀有四次,分别为农历三月二十、五月五、七月十八、九月中旬。届时,周围数县善男信女云集王母庙内、回中山下,求子、求福、还愿、逛庙……无所不有。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