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羲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王羲之

分类:【传统文化】

东晋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字逸少,王旷之子,王导之侄。官至右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又称王会稽。少时学卫夫人(铄),后渡江北游,见李斯、曹喜、钟繇、梁鹄、蔡邕等人书迹,一改初学,博取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变汉、魏朴质书风,创妍美流便新体。其书备精诸体,尤擅正、行。正书势巧形密,行书天姿神纵,遒媚劲健,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为古今之冠。尝与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挥笔制序。其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有“书圣”之称。传世书迹有《兰亭序》、《丧乱帖》、《姨母帖》、《初月帖》、《孔侍中帖》、《奉橘帖》、《十七帖》、《快雪时晴帖》、《孝女曹娥碑》、《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多属后人摹本。书论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笔势论》、《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等。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王导之侄,幼不善言。及长,有才器美誉,以骨鲠著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时太尉郗鉴求婿于导,遣门生遍观东厢子弟,咸自矜持,唯羲之东床坦腹食。门生归告,郗鉴曰:“正此佳婿邪!”初任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迁长史。又升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后拜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在郡减轻赋役,救济饥荒,颇有惠政。殷浩与桓温构隙,他从中极力调解,劝双方以国事为重。殷浩北伐,他致书反对,未被采纳。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永和十一年(355)称病辞官,誓不复仕。辞官后,与东土名士日纵情山水,年五十九卒。以书法垂名后世,有“书圣”之称。初师卫夫人,后学张芝、钟繇,备精诸体,尤善正行。又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改汉魏以来质朴之书风,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创成妍美流便之新体,享誉于当时,并为后世学书者所宗尚,影响极大。梁武帝萧衍对其书法赞赏备至:“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帝宝之,永以为训。”性爱鹅,传说曾从鹅划水姿势中悟得笔势。其书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行书以《兰亭序》为代表作,另有《姨母》、《奉桔》、《丧乱》等帖;草书有《十七帖》、《初月帖》等。亦善文章,永和九年(353)暮春之初,曾与东土名士谢安等四十余人宴集于山阴兰亭。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亦觞亦咏,亲作《兰亭集序》,文笔清新幽雅,流畅自然。是为代表作。另有书简杂帖《报殷浩书》、《遗谢安书》等。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右军集》二卷。《晋书》有传。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人。旷之子,导之侄。初为秘书郎,历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博览前代名家法书,遂改变初学,采择众长,备精诸体。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论者谓其草书浓纤折衷,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纯出自然,于我国书法史有继往开来之功。因有“书圣”之称,其书为世所重。传世法帖《兰亭序》、《乐毅论》、《十七帖》、《丧乱》、《奉桔》、《孔侍中》、《行穰》、《快雪时晴》、《远宦》等最脍炙人口。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子献之,书法成就亦大,父子合称“二王”。

王羲之

晋 王羲之十七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