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玩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玩具

分类:【传统文化】

民间传统工艺。种类繁多,绚丽多彩。有泥塑、面塑、吹糖人等捏塑玩具;有车木玩具、刻蔬果玩具等削刻玩具;有以布、绸、皮毛等缝缀的玩具;有用棕叶、竹篾、麦秸、玉米须等编织的玩具。其中泥塑玩具以种类繁多、造型生动、乡土气息浓郁尤负盛名。泥玩具取料方便,富于变化,题材以鸟兽虫鱼、山川人物、神话人物为主,色彩艳丽,形象生动,或造型夸张,或笔触细腻,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泥人张”工艺细致,久负盛名。泥塑玩具中还有泥泥狗、泥哨子等。布老虎玩具亦为群众喜闻乐见。小孩还戴虎帽、穿老虎鞋。各地民间玩具反映了劳动人民的风情爱好,勤劳智慧,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独特佳品。

民间玩具,造型小巧,憨厚稚拙,具有一种质朴的美。其中最富盛名的是泥木玩具和布老虎等。鲁南沂蒙山区的临沂民间玩具,享誉全国,题材多以戏曲人物、神话故事、鸟兽虫鱼或寓意吉祥的瓜果类为主,多采用泥模成形,注重夸张效果,并加以适当彩绘。一些地方使用杨柳、梧桐木旋制的虎头棒槌、龙刀、花枪、花篮、高低棒棒人等玩具,都极富特色。布老虎玩具,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制作,在很多地区的农家都可见到戴老虎帽、穿老虎鞋的小孩。布娃娃的生产,已由农村传遍城市。北京地区的民间玩具,以鬃人著称,这种玩具头和底座采用胶泥脱胎,以秫秸做身架,外裹棉花,然后勾画脸谱、描绘服饰,置于铜盘或其它盘中,敲击盘边,鬃人开始有节奏地转动。鬃人的著名工艺匠师有王春佩、白大成等。此外,江苏无锡惠山地区的小花囡、车老虎、大阿福等泥塑玩具也较为有名。传统的民间玩具,还有纸扎小品、木偶具、贝壳、彩石以及小型木刻、细物编织等。

山东民间玩具的品类非常繁多,其艺术性较高影响较大的是泥玩具、面玩具、布玩具和木玩具。

泥玩具以山东东部高密县聂家庄的最为有名。这里的泥玩具最初源于一种民间土焰火的泥壳。据传明万历年间河北一叫聂福来的农民逃难来到这里。聂会做一种民间土焰火当地人叫“锅子花”,也有的地方叫“泥垛子”。这种锅子花是先用泥做一像窝窝头似的泥壳,晾晒干后从上面钻一小孔,插入用纸和火药卷成的引信,里面装入火药并用泥将底封住。燃放时将引信点燃,焰火便从上面的小孔中喷出。聂为维持生计把这种锅子花当作副业生产销售,后来可能出于吸引顾客的目的开始将泥壳做成一定形象,放完花后泥壳可以给小孩当玩具玩;再后这种有形象的锅子花泥壳便不再填火药,独立成泥玩具了。此后经历了几百年的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了具有声、型、色、动四大特点,150多个品种,远近闻名的聂家庄泥玩具艺术。

聂家庄泥塑作品

聂家庄泥玩具表现得比较多的题材是泥娃娃、老虎、狮子和鸡、猴、兔、鸟等小动物。泥娃娃的流行与过去民间十分普遍的“拴娃娃”习俗有一定的关系。过去各地奶奶庙中大都摆放着许多彩绘的非常漂亮的泥

中选一个泥娃娃用红绳拴住抱回家中,习俗认为这样妇女便能怀孕得子。聂家庄的泥娃娃一部分便是用于庙里摆放的,一部分则是在市上零售。民间从市上买泥娃娃也寓有希望得子的意思,同时也是摆放在家里的装饰品和供孩子们玩的玩具。老虎、狮子也是聂家庄泥玩具表现较多的传统题材,民间把老虎狮子视为生气和力量的象征。买老虎和狮子给孩子们玩,是表示希望孩子们能像老虎狮子一样充满生气和力量,不受病魔灾难侵害。其他各种泥塑小动物则是孩子们平日玩耍的伙伴。聂家庄泥玩具的制作一般要经过如下过程:先用泥捏塑创作出玩具样型,再用泥将样型翻制成活模,用活模翻制成批的玩具泥胎。泥胎晾晒或烘烤干后,经上粉、彩绘等工序制出成品玩具。带响声的玩具如老虎、摇猴、鸡、娃娃等,一般将一个玩具的泥胎做成两部分,在两部分的中间装一用苇管做的哨子,然后使两部分离开一段距离用牛皮纸或动物皮密封粘接。当拉动前后或上下两部分时,中间纸囊或皮囊中的气流便吹动哨子发出声音。也有较简的发声泥玩具是在玩具上直接装一哨子,用嘴对着哨子吹出声音。每至春节在当地的集市小摊上到处可见到各种各样的泥塑玩具。

聂家庄泥塑作品

除聂家庄外,山东有名的泥玩具产地还有临沂苍山县的小郭村,临沂市的褚村,惠民县河南张村,潍坊市的黄家庄。另外济南市、莱州、龙口、即墨、莘县等地也都有泥玩具产地存在。以上泥玩具产地的制作工艺都与聂家庄的大同小异。从表现内容看临沂小郭村和褚村的泥玩具表现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人物较多,从民俗特点来看济南的泥玩具较有特色。

济南过去出产的泥玩统称“兔子王”。据鲍家虎、施帮华先生《兔神考》一文的分析看,其来由可能与一则民间传说有关。据传济南过去泉水脏臭地湿气潮,人们多生疮害病。曾有一叫任汉的少年八月十五去月宫偷月奶奶能治疥疮的药饼,在月中玉兔的帮助下,披着玉兔的皮从只有碗口大的云彩眼中潜回人间,并将药饼放在泉中使泉水变得清澈甘洌,人们不再生疥疮病害。人们不知道任汉去月宫偷药的事;只看到八月十五那天一只兔子从天上来到人间将一药饼投在泉中,从此泉清病绝。为了纪念这件事,人们每年这天便用面做成药饼的样子,并用泥捏一兔子称其为“兔子王”供养。后来“药饼”的名字被叫成了“月饼”,而人们八月十五买月饼的同时要买一只泥兔也变成了一种民俗。虽然后来八月十五卖的泥塑不再单纯是兔子,而大都是由兔子演变出的各种戏剧人物形象的泥玩具,但人们仍习惯的统称其为“兔子王”。

山东面玩具最有名的产地是荷泽市解元集乡穆李村。据传这里很早以前便有用生面和熟面制作供品和殉葬品的面塑艺人,当时这种供品和殉葬品称为“花供”。清咸丰年间江西弋阳泥塑匠人王清源、郭湘云来此卖艺,他们与当地“花供”艺人贺胜、杨白四等共同揣摩,开始用小麦面和糯米面染色蒸熟作原料捏塑面人,从而使原来作供品和殉葬品用的面塑“花供”发展成一种彩色面塑玩具。因此人们也称这里的面玩具为“面人”和“江米人”。面塑玩具表现的内容主要有神话故事人物、仕女、武将、好汉等,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便是艺人们经常表现的内容之一,到近代也有的艺人开始表现洋装美女。制作面塑玩具用的彩色面团主要有红、黄、绿、黑、肉色等几种。制作时不用任何机械设备,几样彩色面团在艺人手上经手搓、指捻、刀切、篦压、针点,一个一个活灵活现的面人便出现在你的面前。因此,面塑玩具不能像泥玩具那样成批生产集中销售,一般是由艺人挑着担子走街串乡随做随卖。据说穆李村面塑的第四代传人李俊兴不光挑着担子走过全国许多地方,而且还到过南亚、中东、欧洲等许多国家献艺。至今穆李村仍有许多副面塑担子在全国各地串乡卖艺。

山东面塑产地除穆李村外,还有冠县的郎庄面塑和在穆李村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济南面塑。这两地的面塑虽不及穆李村的规模和影响大,但也各有其自己的特点。

山东布玩具和木玩具的主要产地是潍坊地区和鄄城县。潍坊的布玩具源于过去的绣花枕头、布缝针扎、虎头帽、虎头鞋等民间工艺。其制作方法是用布缝出玩具的外皮,然后填以棉花、糠皮等填充物,最后用布贴、针缝、染画等手法进一步将玩具形象做出。潍坊布玩具的特点是造型夸张,形象可爱,受当地杨家埠年画的影响因而在色彩上比较鲜艳明快。其表现的题材内容主要有狮、虎、象、鹿、猪、马、牛、羊以及娃娃等。变化较多的是布老虎,有种大的双头虎做得跟枕头般大小,两头分别装饰以虎头形象,中间虎体相连,既能当枕头用又可以当玩具玩,而最小的布老虎则用黄豆作虎体的填料,做得不足两厘米大小。潍坊布玩具制作已不仅限于民间自产自销娱乐,潍坊市外贸部门组织的民间工艺品出口产品中,布玩具年出口量多达四十多万件,畅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木玩具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鄄城县的樊埝村和郑营乡的刘庄村。制作木玩具用的木料一般为杨木和梧桐木,制作的方法是用民间自制的一种土旋床将木料旋制成各种形状的玩具部件,然后用胶和铁丝等将部件粘接连系成一体,组成一件完整的玩具。大部分的木制玩具进行简单的彩绘,有精细的还刷上清油。这两地制作的木玩具种类有木刀、木枪、虎头棒槌、花篮、颜车、棒棒人、哗啦棒、木响蛋、儿保神等。木玩具与泥玩具、布玩具和面玩具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活动性较强。如“颜车”上载一鼓、一两手持钹的小木人,小木人的手脚用铁丝等与车轮连动,当推动小木车时,小木人便会手舞足蹈击鼓打钹,样子十分逗人好玩。

除上述玩具外,山东民间尚有纸制、草制、石制、陶制玩具等多种。在现代的电子玩具、电动玩具、塑料玩具等出现以前,以上玩具是山东民间儿童的主要娱乐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