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瓷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瓷雕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陶瓷雕塑”。通常用于陶瓷装饰。主要雕塑对象为瓷器。主要制作工序有模印、镶嵌、雕塑、成型、焙烧这几道。雕塑手法多样,常以浮雕、圆雕、镂雕、捏雕、堆塑为主。从颜色划分有素雕、彩雕两类。制作时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防止制品变形或出现裂纹。这种装饰手段适用于日用品,更适用于陈设工艺品的制作。其创作题材包括人物造型、山水云石、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据考,约创始自秦汉两代,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当时的景德镇窑、德化窑、石湾窑多为采用。代表制品有“九龙玉杯”、“五子登科”等。 据《江西通志》记载:景德镇在公元583年就为陈朝京城建康烧制过大型雕塑品“陶础”,作为营建宫殿的柱脚。后又为隋炀帝的显仁宫制造狮象大兽两座。到了唐代,雕塑技艺开始用于日用陶瓷物上。宋时,刻花、印花、雕花、剔花已成为日用器物的主要装饰手段。景德镇的能工巧匠在瓷器物上雕出的各式人物、花鸟、走兽,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吉祥如意的气氛,而且成为我国领导人出访馈赠的珍贵礼品。 又名雕塑瓷,是瓷都江西景德镇市的著名工艺品。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技法多样。即使细至触须,小到花蕊,也可用瓷土巧妙表现。产品有圆雕、捏雕、缕雕、浮雕等大类,千余品种。题材丰富,造型优美。著名瓷雕作品有观音、罗汉、仕女、龙舟、《西游记》人物、《水浒》108将等。其传统人物花鸟瓷雕,多次获奖,产品畅销海内外。近年来,许多现代题材的作品也已进入欧美市场,为国家赢得荣誉。 瓷雕即雕塑瓷,是指瓷泥在经过圆雕、浮雕、捏雕、镂雕等多种雕塑手法处理后烧制而成的形象瓷器制品。西晋之后,江西地区曾流行仿生瓷的陪葬品,在瑞昌西晋古墓中就发现了许多青瓷猪、狗、牛、马、鸡、鹅、羊,其奇特的造型说明青瓷雕塑已相当成熟。古时江西还出产过大型雕塑瓷。据《江西通志》记载,公元583年陈朝时期,景德镇就曾为京师建康烧制用于建筑宫殿的柱脚,当时叫做“陶础”,而隋炀帝显仁宫的两座狮象大兽也出自景德镇陶瓷工匠之手。唐宋时期,在日用陶瓷中开始较为普遍地使用雕塑技艺,神话传说人物、宗教神像、亭台楼榭、松竹梅都是其表现对象。 到了清代,景德镇出现了几位雕瓷高手。祖籍安徽祁门的陈国治是乾隆时期景德镇的瓷雕名匠。他的雕刻手法灵活,作品整体流畅生动,他在壶上绘制的五蝠(“福”、“蝠”音同,以五只蝙蝠指代五福)就颇有宋代院画之风。有人曾将他上釉后的精雕花纹仿漆器当做了真漆器,其瓷雕技术高超由此可见一斑。王炳荣是同治、光绪年间的景德镇瓷雕名家,其作品多施于半成品上,或是瓷板,或是文具,雕花精美又富有写意,取材以山水、人物居多,尤常见“竹林七贤”、“东坡赤壁”、“垂杨条马”之类作品。用釉各色兼备,极爱制作仿木、仿竹、仿象牙纹,足可以假乱真,人称“仿竹木象牙釉”。与王炳荣同时代的李裕元也是江西景德镇雕瓷艺人,以雕反瓷著名。所谓反瓷是指施彩但不上釉的瓷雕。李裕元雕反瓷时,设计上穷工极巧,花纹繁缛细密,有巧夺天工之妙,其所制的瓷品因此极为名贵。 瓷雕曾氏世家是景德镇陶瓷雕塑艺术发展过程中,继上述几位瓷雕名匠之后,将这项技艺在清末以后发扬光大的一个专业团体,主要是依靠家族关系和师徒关系建立起来并代代相传。 瓷雕曾的创始人是江西丰城的曾龙升(1901―1964年),其祖辈生活在乡间,以木雕谋生。他自幼就被送到景德镇当学徒,学习陶瓷雕塑,掌握了一手高超的人物肖像雕塑技艺,20世纪30年代曾受旅美华侨之邀创制孙中山先生的大型瓷雕,在美国展出后声名远扬。他的瓷雕风格以反传统为主,将“圆、润、飘、甜”变为了“棱、涩、沉、辣”。相传他还有袖中捏像的绝技。曾氏世家第二名成员是曾龙升之子曾山东(1926―)。因为6岁落水的意外,他成了聋哑人,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瓷雕的喜爱。8岁开始随父学艺后,曾山东14岁就完成了他第一次的独立创作。他善于制作气势恢弘的大型组雕,如《龙船》、《八仙飘海降八兽》、《十二花神》等作品,现存放在人民大会堂江西厅的《天女散花》也是他的杰作之一。 12岁就随母亲来景德镇拜师学艺的何水根(1925―)也是江西丰城人,因前任师傅不幸去世而转投至曾龙升门下,尽得真传。他在瓷雕中加入木雕技法,并以釉色变化来表现人物个性差异,雕塑作品深受东南亚、日本等地的欢迎,代表作有《站风送子观音》、《站立布袋罗汉》、《神狮罗汉达摩》。 14岁就师从曾龙升的刘祖燃(1932―),成为“瓷雕曾”第5位嫡传弟子。他所雕塑的人物工整端庄,潇洒自然。他还首创了夜光釉瓷雕和微塑瓷雕,《三国争雄》、《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等等是他的代表作。 身为曾山东女婿的“瓷雕曾”的另一位成员张兆源(1934―)是上海川沙人,1956年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毕业。他多选择历史传说人物为创作题材,其瓷雕作品的表现方式是对“瓷雕曾”技法的纯粹继承,又吸收“泥人张”的长处,形成个人风格,作品有《上下求索》、《郑和下西洋》、《钟馗磨剑》、《还我河山》等等。 1989年1月在香港举办的“曾氏世家作品展”引起轰动,有人还出重金收购其中的作品,这足可证明“瓷雕曾氏世家”作品之精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江西瓷雕艺术得到重视。景德镇创制了大量圆雕、浮雕、挖雕、镂雕、堆雕、镶雕等特艺瓷雕。南昌工艺美术厂则创制了乳白瓷雕这一新品种,其釉色细腻,看起来洁白莹润,加上优美的造型,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格,《钟馗》、《八仙》、《仕女》、《献花》是其代表作。大型组雕《一百零八将》、《滴水观音》、《九流人物》等等的出现,是新时期瓷雕作品的又一特色,因为雕制精美,成为与雕瓷世家曾氏所制的《仙女散花》、《龙船》一样的瓷雕珍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