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生子话蛋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生子话蛋俗

分类:【风俗文化】

生了小孩(特别是男孩),就给乡亲邻里馈送红蛋,这一风俗至今在民间仍广为流传。

生子何以馈蛋?苏北泰州一带流传有这么一则民间故事:

从前有个于姓地主,虽占有良田千亩,拥有家产万贯,但为人极其吝啬。这一年于家媳妇产下一男孩,就叫跑腿的到佃户门上叫各家出钱备礼送喜。佃户们只得忍气吞声送了礼。于老板受礼后,为了表示自己知书识礼,就给每户送了一只红纸包作为回礼。大家打开一看,原来是只红枣儿。于是,人们便凑了四句顺口溜:

于府得子喜又喜,

送来红枣酬邻里。

可惜枣儿小又少,

你看财主多小气。

过了几年,于家又得一子,佃户们又不得不送礼。不料,这次于老板送来的红包大得多了,打开一看,却原来是两只红萝卜。于是,又有一首顺口溜传了开来:

于府又庆得子喜,

送来萝 卜酬邻里。

虽说萝卜辣又辣,

难同富人心肠比。

凑巧在这年,于府有个李二的长工,是个放鸭出身的汉子,在50岁上,老婆生了个胖小子。佃户们为祝福李二,不约而同地给他送了一点薄礼。李二为表谢意,就在孩子“喜三”时,给每户送了5只染得红彤彤的大鸡蛋。穷兄弟们接到红蛋后,都从内心感到高兴。于是,又有人编了首顺口溜:

李家得子庆大喜,

送来红蛋酬邻里。

圆圆鸭蛋红又大,

阔人财主岂能比!

从此,这个生小孩给亲戚朋友送红蛋的风俗便在苏北一些地方流传开了。

这自然只是传说故事而已,还难以从民俗学的角度说明民间庆贺生子,何以从“催生礼”一直到小孩长大上学,都与鸡蛋结下不解之缘。

生子馈蛋等一系列风俗产生的来由,或许是因鸡蛋又称“鸡子”,取其得“子”的谐音;鸡产蛋多,寓有“多子”的含意; 又因蛋的形状圆滚滚,可附会谐称“状元”之故吧! 当然,广大农村的村民都自家养鸡,以蛋作礼物馈赠比较自然方便。

凡女儿怀孕几个月,做妈妈的便差人携送鸡蛋去给她吃。到临月时,妈妈又送一回鸡蛋,这都叫 “催生”,意谓催促其平安生下。

生了孩子,特别是男孩,家里添丁进口,为了喜庆家庭增添人丁,祈求孩子安宁成长,要向亲友邻里报喜讯,各地大都盛行分送煮熟染红的鸡蛋,俗称为“喜蛋”。有的地方生男孩送单数,生女孩送双数。

小孩满月,外婆要给小外孙送满月蛋,表满月志喜。

小孩生日,一般由父母煮一双鸡蛋,以表庆贺。

小孩初上学时,父母往往也煮一双鸡蛋给孩子吃,还要嘱咐孩子把蛋放在书页上滚几滚,以祝读书滚瓜烂熟。

生子中的蛋俗,在潮州人更有其特殊的表现。

亲朋一旦听到人家生子,第12天,必馈以鸡蛋。生子之家,则用薯粉做成小粒的甜粉圆子汤按户报之。如果未馈送人家鸡蛋,而忽有人送圆,那末得赶快馈蛋补礼,不然就有失礼节了。

潮州人对生男孩子,要举办一种颇为奇特而隆重的“办鸡蛋”仪式。凡外孙或外甥出生一月或一年以至五年期内,必须举办一次“办鸡蛋”的仪式。仪式须择定日子,外婆家送小孩衣物和金银饰器作为外孙或外甥的礼物,而其中心礼物则是鸡蛋。做法是将数十枚鸡蛋 (要偶数) 装在一只缸罐里,和其他物品一同送去。生孩子之家,必须煮甜糯米饭以待,“鸡蛋”到,即全数收下,而以糯米饭放原罐中作回礼。外婆家用回礼的糯米饭按户馈送邻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