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田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田骈分类:【传统文化】 战国时哲学家。亦称陈骈(田、陈古音同,通用)。齐国人。主张“贵齐”。齐生死,等古今,强调事物之均齐、同一,无视事物质的差别。以为“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应“舍是与非”,“与物宛转”,“因性任物”(以上见《庄子?天下篇》、《吕氏春秋》之《执一篇》、《不二》)。其说颇与道家相似。《汉书?艺文志》著录《田子》25篇。已佚。 亦称陈骈。稷下学者,黄老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名广,号“天口骈”。战国齐人,约活动于齐之威、宣二代。学黄、老道德之术,并有所发展。主张万物齐一,当任其自然;认为“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天下》)推之于政,则主张“无政而可以得政,譬之若林木,无材而可以得材。”若“因性任物”,则“莫不宜当”(《吕氏春秋?执一》)。人称“陈骈贵齐”(《吕氏春秋?不二》),“田子贵均”(《尸子?广泽》),荀卿批评他“尚法而无法”(《荀子?非十二子》)均为切中之言。《庄子》言田骈学于彭蒙※,得“不教”之教,《尹文子》言彭蒙、宋廨※同为田骈之弟子,盖共同切磋于齐之稷下学宫也。作《田子》25篇,已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