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瘟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瘟神分类:【传统文化】 古人对各种急性传染病的通称。民间普遍信仰的主司瘟疫之神祀,俗传为恶鬼降瘟人间,作恶多端,因其毒啸祸,传染起来发作极快,暴杀万民,枉天无数,故民间对其恐惧至极,并多称恶鬼为颛顼帝之三子,《搜神记》卷一六记载,“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 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官室,善惊小人儿,为小鬼。”后民间又称瘟神为王瘟鬼。《素问?刺法论》记载:“王瘟之至,皆相等事,无问大小,病状相似。”隋朝以后,民间有以赵公明等天上五鬼为五瘟神之说。《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四记载五瘟为:“春瘟张元伯,夏瘟刘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封吕岳为主掌瘟昊天大帝,率领瘟部六位正神。而在西藏地区,则相传牛瘟王为瘟神。民间多于农历二月十九日送瘟神。雇佣一人扮瘟神,一人扮达赖喇嘛,由达赖驱逐之,以求避瘟镇疫。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总司人间疫病的神,又称疫神、瘟鬼、疫鬼。名称起源较迟。最早附会于西王母。汉代又以帝颛顼为疫神。其后较为普遍的说法为“五瘟”之说,即身披青袍之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披红袍;秋瘟赵公明,披白袍;冬瘟钟仕贵,披黑袍;总管中瘟史文业,披黄袍。隋唐时,皆于五月初五祭之。宋时,道教又有张天师主瘟部说。《正统道藏》收有御瘟、断瘟、辞瘟等经书多种。西藏地方又以牛魔王为瘟神。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主司瘟疫之神,亦称瘟鬼。《周官》有古代令巫祝方相代狂夫皿人索室欧疫的记载。东汉时《独断》有颛顼氏有子,生而亡去为鬼,居江水,为瘟鬼。隋唐时传说有5个瘟神,即春瘟神张元伯、夏瘟神刘元达、秋瘟神赵公明、冬瘟神钟仕贵、总管中瘟神史文业。据传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发生大瘟疫,五瘟神俱现,文帝为他们立祠,封为将军。据道教传说,此五瘟神由匡阜真人收伏为部将。中国民间多于农历五月初五祭祀瘟神,历代相传。解放前中国江南一带也有纸船明烛送瘟神的习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