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云观庙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白云观庙会分类:【传统文化】 北京市一带汉族等民族所举行的源于道教祭祀的节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至十九日举行。该观位于西城区西便门白云路东,为道教全真派第一丛林,被称为北方第一大道观,当地人则称之为天下第一观。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在此地建有天长观,后屡毁屡建。金泰和三年(1203年)改称太极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九年(1224年)长春真人邱处机奉旨主持北方道教,以太极宫为常驻之地,并加以扩建,改称长春宫。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邱处机仙逝,其弟子尹志平买长春宫东侧甲第并名曰白云观,翌年于该观中建处顺堂,作为邱处机的藏蜕之所,白云观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而来,故其始建年代应为元太祖戊子年(1228年)。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正统三年至八年(1438-1443年)、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进行重修扩建,方具今日规模。内祀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护法灵官王善、马陆、赵公明、温琼、关羽、邱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谭处瑞、马钰及其妻孙不二、罗真人、碧霞元君、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文昌帝君、孔子、六十甲子星宿、斗姥、八仙、真武大帝、葛仙、火神、沈万三等神祗。庙会期间,以正月初八日的“顺星”、正月十二日至十六日的“灯节”、正月十八日夜晚的“会神仙”、正月十九日的“宴邱会”最为热闹。正月初八日,人们前往观中的星神殿,来到与自己属相、年岁相对应的星宿像前,叩首跪拜,以求顺遂。灯节期间,在观中大殿外的墙壁上高悬各色彩灯,上绘《西游记》、《精忠传》、《封神榜》等故事,游人香客前来观赏,令人目不暇接。民间相传:正月十八日夜晚,神仙下凡与有缘者相会,故于是日夜晚在观中会神仙。凡布施者,皆可宿于观中,以待与神仙相会。相传正月十九日为邱处机诞日,届时,邱处机将下凡超度有缘者,故于是日举行宴邱会(又称燕九会),此日观中香火极盛,香客潮涌、游人如织、车水马龙、拥挤不堪。此外,在庙会期间还有摸石猴、打金钱眼、拴娃娃、跑车跑马、施舍大馒头、骑毛驴等活动。在山门石上雕有长10多厘米的石猴,民间相传摸石猴可治百病,故前来进香观景者皆竞相触摸石猴。在窝风桥下的桥洞中每侧端坐一位盘腿打坐的年长道士,每侧桥洞口悬挂一直径一尺多的大木钱,其方孔中悬一小铜铃,用铜钱击中铜铃或桥洞中打坐道士者,则大吉大利。可发横财,当地人称之为打金钱眼。许多妇女在庙会期间前往碧霞元君殿,在进香布施后,将送子娘娘神座前的泥偶带回家中,如果怀孕得子,除前往观中布施还愿外,还要多买几个泥偶置于送子娘娘神座前,以供别人拴取。在白云观西北门外有大车道,庙会期间辟为跑马跑车场,庙会期间,每天下午均举行跑马跑车活动,吸引许多游人看客。正月初八日,观中还向身着道袍或身着袈裟剃光头者施舍每个约一斤重的大馒头,舍完为止。昔日许多善男信女赴会,纷纷租用毛驴代步,既可免徒步之劳,又可观景览胜,令人回味无穷。游人香客还前往观中的老人堂,向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的道士布施钱财。一些善男信女还向观中放生圈中的禽兽施舍钱财或饲料。庙会期间,观周围摊棚栉比,主要出售祭祀用品、风味小吃、儿童玩具、日用杂品等,城乡各处的民间花会也前来助兴娱神,终日锣鼓喧天、格外热闹,成为闻名京城的著名庙会。文革期间,该庙会被迫停止,20世纪80年代后期得以恢复。 位于西便门外,有“天下第一观”之称。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九日开庙,庙期传统活动是摸石猴、顺星、打金钱眼、拴娃娃。摸石猴据说可以祛病驱邪。窝风桥打金钱眼,打中者谓一年诸事顺遂,平安吉祥。正月十八日夜有“会神仙”,正月十九有“燕九会”,与新春厂甸、上元观灯同为“上林盛举”。会期,摊贩众多,以应节商品、风味小吃、儿童玩具为主,又有各种游艺,诸如扭秧歌、耍狮子、跑旱船、踩高跷、骑马射箭之类,热闹非凡。 白云观庙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