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凤文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白凤文化分类:【文化精萃】 日本自大化革新(645)至迁都平城京(710)时期兴盛起来的文化。以壬申之乱为界,前期保留着飞鸟文化的强烈影响,但也出现了新因素,如佛雕中出现宝髻(佛像的发髻)和三面冠,面部表情温和,躯体饰以璎珞(串玉等组成的首饰)等风格即始于此时。后期尤其反映了经唐朝传入的印度美术的影响,被誉为日本佛画的最高杰作“法隆寺壁画”,就是根据印度美术的阴影表现和强劲的铁线描法渲染色彩的浓淡,而使其具有真实感的。在雕塑、建筑方面,药师寺金堂的药师三尊像,该寺的东塔、东院堂的圣观音,“兴福寺佛头”,都堪称此时期的佳作,亦出现了“橘夫人念持厨子”等优秀工艺品。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佛教美术的黄金时代。另外,此时还制定律令,编纂国史。根据《怀风藻》中收集的大友皇子等人的汉诗和《万叶集》中柿本人麻吕的歌等可以知道,这个时代在文学和学术领域也有显著进步,万叶歌人十分活跃。在日本文化史上,这是一个继承飞鸟文化,为后来天平文化的繁荣奠定基础的时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