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原音韵音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原音韵音系杨耐思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1月出版。采用明讷庵本《中原音韵》,参照《古今韵会指要》、《蒙古字韵》及八思巴字对音的大量资料,考订、构拟了《中原音韵》的音序,附设“《中原音韵》同音字表”。《中原音韵》,元周德清撰。约于泰定元年(公元1324元)成书。为北曲韵书。分为韵谱和附论两部分。韵谱部分,收字5876个,根据元代北曲用韵,分为19韵,韵内字按阴、阳、上、去四声排列,同一声调内再按声母分为若干同音字组,共1600余组。该书为北曲作家作曲、演唱正音咬字的依据,是研究近代普通话语音历史的重要资料。 中原音韵音系书名。杨耐思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本书采用新发现的明代讷庵本《中原音韵》,参照《古今韵会举要》、《蒙古字韵》、《音韵类编》、巴思巴字对音等资料,对《中原音韵》 的音系进行了考订和构拟。定声母为21个,韵母为46个,声调5个。认为入声仍然存在,但已是入声消失前的最后状态,“入派三声”乃是“入变三声” 的前兆。认定《中原音韵》为当时中原地域通行的一种共同语音。书后半部列有《中原音韵同音字表》,为读者提供了查检之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