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百花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百花洲分类:【传统文化】 在河南邓县城内东南隅今邓县中学所在地。为宋范仲淹当年的讲学处。据史载,范于庆历中降调邓州知事,在此建花洲书院讲学。现仍存春风阁、春风堂、览秀亭、范文正公祠等古迹。其中春风堂是当年范的讲学堂,门上有其亲笔所书格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文正公祠内,存有历代文人赞扬范的碑碣。洲上种满名花异草,四周水中碧波荡漾,是邓县著名风景胜地及文物荟萃之所。 又名花州书院,在邓州市区东南隅,为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当年讲学处。宋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受陷害降职为邓州知事,在此建花洲书院讲学。《明靖嘉南阳府志校注》载:“百花洲在州南。范文正公为守时创。”当时览秀亭与百花洲遥相呼应,成为邓州名胜。百花洲面积近百亩,现存建筑有春风堂、览秀亭、范文正公祠及环池、拱桥等。范仲淹当年即在春风堂讲学。门上有他亲笔所书格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文正公祠内,存有历代文人赞誉范仲淹的碑碣,洲上种名花异草,四周水中碧波荡漾,是邓州著名的风景胜地和文物荟萃之地。 位于市中心“八一公园”内,东湖之中。水中有三洲,以花木繁茂,百花争妍得名。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豫章节度使张澄在南洲修讲武堂操练水军。宋代名士苏云卿曾在东洲隐居,灌园植蔬,名为苏圃,俗称三洲苏翁圃,后人又于此建苏公亭以为纪念。清康熙年间在南北洲之间建百花桥,并将讲武堂易名为冠鳌亭。乾隆十一年(1746)布政使彭家屏书“百花洲”,镌为石碑,现存洲上省图书馆内。百花洲三面环水,风光旖旎。古豫章十景中的“东湖夜月”、“苏圃春蔬”,均在此。历代诗人歌咏之作甚多,明人况志宁《百花桥》诗曰:“锦绣铺张春色满,小车花外丽人行。”清人王士肚、袁枚亦有游赏之作。1949年以百花洲为主景,扩建为八一公园,占地23.7公顷,栽81种4200余株树木。东湖多次疏浚,湖面17.3公顷,洲上水木清华馆经常展出花卉盆景和书画佳作。另设有青少年宫、电影院等多种文娱设施。 平湖诸洲。明正德年惠州太守甘公亮在洲上建落霞榭,种植花卉。春时花发,香风袭人,时称“花墩”,后人冠以“百花洲”嘉名。清人宋湘《花洲曲》有“湖上花开,洲前水流”佳句。光绪时邓承修以落霞榭久已荒废,改建为“镜英轩”。1918年,张友仁等地方人士复建落霞榭,楼高二层,红墙碧瓦,颇为壮丽。今辟为惠州文物馆。距洲不远的明月湾内,有红棉小榭,宜于此眺泗洲塔风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