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皇清经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皇清经解分类:【传统文化】 书名。清道光(1821―1850)初,两广总督阮元,于广州成立学海堂,为方便学子,主持汇刻清初至乾嘉间经学名著,计70余家,书180余种,共1400余卷。因刻于学海堂,又名《学海堂经解》。其后,光绪十一年(1885),江苏学政王先谦,续集乾嘉之后经学名著及阮元所遗者,刻板付印,计110家,书209种,1430卷。因继阮元开创之事,沿其体例。故名《续皇清经解》或《皇清经解续编》。因刊于江阴南菁书院,又名《南菁书院经解》。两编集清代经学著作的大成。近人撰有《皇清经解正续编目》,颇便检查。通过此书可以考见清代经学的演变,并可提供研究古代史和古代汉语的参考。 清代经学丛书。阮元主编。阮元 (1764-1849),字伯元,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历任各部侍郎 (副部长)、巡抚(省长)、总督,累官至大学士。阮元以封疆大吏的身份,鼓励学术,提倡朴学,曾罗致学者编纂《经籍纂诂》、《畴人传》 (历代科学家传),校刻 《十三经注疏》等。《皇清经解》便是阮元在两广总督任上搞的一项文化大工程。他在广州越秀山麓建学海堂 (书院),聘请著名学者任教,并汇集清代著名学者如顾炎武、阎若璩、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焦循等七十四人的经学著作共一百八十八种,于道光九年 (1829) 年刊印,故又称 《学海堂经解》。近代湖南学者王先谦 (1842-1917)沿用 《皇清经解》 体例,刻 《皇清经解续编》,又收罗一百一十一人的经学著作共二百零九种。清代是考据之学的黄金时代,尤其在乾隆嘉庆年间,大师辈出,名著如林,《皇清经解》正、续编便是这些成果的结集。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