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皖北民居室内外布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皖北民居室内外布置分类:【中国民俗】 皖北的民居,贫穷人家茅屋湫隘,房间地面低于外面,意为“聚财不散”。两间草房时,外间置灶,作厨房;里面作卧室。缺乏木料的,床铺用土砌脚,上铺竹片、高粱秆代替铺板。还有用木料搭成床框架,用麻绳绕在框架上作铺板,谓为“挽床”的。卧室内斜拴绳子,一年四季的衣服均搭在上面。稍富人家,有三间坐北朝南的房子,谓为“正房”,长辈居住。中间为厅,谓之“堂屋”,屋后壁设案桌,两旁挂对联,中挂观音图或字画,下面条几上供奉天地或祖先牌位。案桌前摆八仙桌,左右边有长条凳。堂屋左右为卧室,用椿木、杏木制床,意为“春”、“幸”,有“幸福长存”之意。有两抽屉桌,上放日常用品。在正房两侧和对面称配房,晚辈居住,或作仓房、厨房、牲畜圈棚。富裕人家的住宅,除正房、厢房、厨房外,并有客房、学屋,组成多层次的院落。前房、穿堂(腰屋)都要根据堂屋(主房)的高矮宽窄式样而定,如堂屋出檐,前后三幢房屋,一幢高于一幢,才算全局配套。在两个院落中,前房五间,中间建立起脊大门,中间五间,中间建吞金门楼,内设屏风,又称“遮堂”。前院不能大于后院。室内家具做工精细,有靠背椅、茶几、站框、三抽屉桌、箱子等。1949年后,作,式样基本相同,堂屋正中均挂毛泽东像。“文化大革命”期间,桌上敬奉毛主席石膏像,两旁摆《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 在城镇,一度住房困难,不少人家只有卧室,内放床、桌子、箱等简单家具。20世纪80年代始,居民住房普遍好转,房内有了客厅。较富裕家庭的客厅,多放置沙发、茶柜茶几、手折椅、书柜、花盆等。还有横柜放电视机、录像机等。壁上挂字画、大相片框等,富于文化气息。卧室家具多种多样,过去设置的大立柜、五斗框、装饰框,现在多为组合柜代替。餐厅有方桌(或西餐桌)、碗柜等。书房有书架、写字台、沙发、藤椅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