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盍什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盍什节分类:【风俗文化】 傈僳语即过年节的意思,傈僳族传统节日。无统一日期,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次年正月初十之间。节日前各家各户打扫卫生,准备过年用的柴、食物等。节日里,习惯上要宰猪杀鸡,酿制香醇的水酒,春籼米粑粑和糯米粑粑。有的地区的傈僳族,要将舂出的第一臼籼米粑粑放一点在桃、梨或苹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有的还将玉米花生等食物,摆在火塘的三脚架上,每只脚的顶端再放三片肉和三杯酒,以祝福来年五谷丰登。除夕晚上,许多傈僳人家要在堂屋内铺上青嫩翠绿的松毛,以示清除疾病,吉祥如意。全家人围坐在松毛上吃团圆饭。饭前,要先盛一小碗饭给狗吃,以示对狗给人间带来谷种的回敬。有的还给牛喂盐,以示对牛一年辛苦的犒劳。大年初一清晨,许多傈僳族地区都有抢挑水的习俗,又称“拜井”。认为谁最早到井边挑水,就意味着他最先把财运挑回来。挑水的人,要在井边放一串鞭炮,即“拜井”。有的地区在拂晓时,各家由年长的男子主持祭祀,一般先祭狗,然后祭门、房梁和火堂三脚架,最后祭祖先、兄弟和未嫁而死的姐妹。这一天,各地男女老少盛装打扮,欢聚在预先确定好的地方,打闹逗趣,举行射弩、对歌、射箭、打靶、打秋千、跳嘎舞等庆祝活动。初三,人们开始走村串寨,访亲问友,彼此祝贺新春佳节。节日期间,怒江峡谷一带沪水、碧江、云龙等地的傈僳族有“春浴”的习俗。传说,正月初一和十五,山神大仙在温泉沐浴洁身,于是傈僳人民模仿成习。春浴期间,人们每天反复洗浴,认为这样可以消除疾病和疲劳,增强免疫能力。同时,组织跳嘎舞、赛歌等活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