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盐铁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盐铁论分类:【文化精萃】 记录汉昭帝时盐铁会议的文献。汉宽桓撰。10卷,60篇。1至42篇为会议发言纪要。43至60是会议后双方对“未尽事项”的余谈。第一篇《本议》是总纲,第六十篇《杂论》为后序。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保存了当时的重要史料。详实记录辩论内容及双方所持观点,为研究贤良文学和桑弘羊的经济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明嘉靖张之象为之注,并有刻本。清亦有诸多注、刻本。建国后有王利器之《盐铁论校注》、杨树达之《盐铁论要释》、郭沫若之《盐铁论读本》等。 书名。西汉桓宽著,是根据汉昭帝时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全书共十卷,分六十篇,篇各标目,前四十一篇写会议辩论,第四十二至和五十九篇写会后余谈,最后一篇“杂论”是作者写的后叙。 始元六年(前81)二月,朝廷召集全国各地六十多位贤良文人到京城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民生疾苦问题。当时,双方以盐铁问题为中心,对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等财经政策,以至屯田戍边、对匈奴和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关于国家大政方针的辩论会。事过30年,桓宽据这次会议的官方记录,加以“推衍”整理,增广条目,写成《盐铁论》一书。 《盐铁论》广泛记述了有关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经济、政治、外交、文教等方面以及若干思想意识领域的争论问题,尤其是当时财经政策的得失问题。既为后世保留了较丰富的西汉中叶的经济史料,也记录了辩论双方的较系统的经济思想。在经济思想方面,桑弘羊的基本观点是因袭“管商之术”,继承了《管子》控制商业经营的论点,对《管子》官山海、轻重等思想有若干重要发展,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制定和完善了诸如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统一币制等重大财经措施。会议上的贤良文人们都是儒者,他们从讲道德、说仁义出发,反对盐铁等官营政策和措施,提出山泽无征、刀币无禁等经济放任主张,要求盐、铁、铸钱等事业皆归之于民。会上,贤良文人们把早期儒家的许多零散观点,第一次做出了较系统的正面表述。 作者桓宽,是一位儒者,在政治上站在反对桑弘羊的立场,但他却较忠实地记录了辩论双方的思想、言论,因而使《盐铁论》不仅保存了西汉中期较丰富的经济史料,也把桑弘羊这一封建社会理财家的概略生平及思想言论相当完整地保存下来。 学术类著作。西汉桓宽纂集。10卷,一作12卷。《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皆著录。主要版本有: 明《广汉魏丛书》本,清《增订汉魏六朝别解》、《龙厍精舍丛书》、《增订汉魏丛书》本、《四库全书》抄本等,民国《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百子全书》、《诸子集成》本等。主要注本有明张之象注,收入《广汉魏丛书》等,清余樾《盐铁论评议补录》,收入《诸子评议补录》。今人王利器著有《盐铁论校注》。记录汉昭帝时盐铁会议的文件。始元六年(前81),诏贤良茂陵唐生、文学鲁万生等六十余人至京城长安“问民间所疾苦”,议武帝以来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的经济政策。贤良文学反对盐铁官营、酒榷、均输、平准,同持异议的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互相诘难。宣帝时,桓宽乃集其所论,增广条目,推衍而成书。第一篇至第四十一篇记载盐铁会议上双方之论难,第四十二篇至第五十九篇记载双方对未尽事宜之余论,第六十篇《杂论》略同后序。内容涉及政治、文化、经济、军事各个方面,为研究西汉中期历史之重要资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