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真谛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真谛

分类:【传统文化】

南朝梁、陈僧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原名拘那罗陀,梵名波罗木陀。西印度优禅尼婆罗门族。精于大乘之学。应梁武帝之请于中大同元年(546)携经论梵本240夹至南海郡(今广东省南部),随即北上,至太清二年(548)八月抵建业。武帝深加敬礼,使住宝云殿。时值世乱,辗转游历,生活虽不安定,仍未中止译经。据《历代三宝记》所载,真谛在华期间译经及讲述疏记48部,232卷。《开元录》刊定其译籍为38部,118卷。所译经论内容主要为弘扬瑜伽之说。现存《摄大乘论释序》、《俱舍释序》、《唯识论后记》、《律二十二明了论》之后记4篇。真谛生活严肃、节俭,弟子受其熏陶,勤奋禀学,朝夕不懈。真谛入寂后,弟子弘传其学,形成摄论师学派。

南朝梁、陈间僧人、翻译家。音译波罗末陀(Param ar tha),一名拘罗那陀,古印度西部优禅尼国人。通佛学、汉语,四出游历,曾至扶南(今柬埔寨)。因受梁武帝之聘,梁大同元年(546)抵达广州,两年后至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时值梁末政局不定,流寓今苏、浙、赣、闽等地,最后返回广州。他来华二十三年间,经《开元录》勘定,译经49部142卷,自作义疏19部134卷。内容包括佛教经律论部派人物史传及印度外道的著作,尤以有关大乘瑜伽宗为主。对佛教义学发生重要作用的译著有:《阿毗达摩俱舍释论》二十二卷、《摄大乘释论》十二卷、《摄大乘论》三卷等。与鸠摩罗什、玄奘、不空(一说与鸠摩罗什、玄奘、义净)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他较系统地介绍了印度佛教思想,所译《摄大乘论》影响最大,是南朝摄论学派的主要理论依据,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续高僧传》有传。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