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确立园寝制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确立园寝制度

分类:【传统文化】

古时候重要的祭祀,除天地祀典之外,就要数祖宗祭祀了。人类的祖先崇拜,是鬼神崇拜的一种形式,祖先崇拜对象的本质,显然也是鬼魂,只不过这个被崇拜的鬼魂与崇拜者之间具有血缘关系罢了。古代的祖先崇拜有一系列繁琐的礼制,其集中反映为宗庙制度,即在特定的祭祖处宗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礼典。周代的宗庙制度相当完备,秦人建国于西周王畿故地,全面接受了周文化的影响,在宗庙制度方面继承周制自在情理之中。不过秦人对祖先的崇拜,除反映于宗庙制度外,还体现在园寝制度的确立上。原来秦人向有经营墓地的传统,到秦始皇统一之后,把这种传统加以引申扩大,正式确立帝王陵寝制度。陵寝又称为园寝,指在陵墓之侧修建的寝殿。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古不墓祭,汉诸陵皆有园寝,承秦所为也。说者以为古宗庙前制庙,后制寝,以象人之居前有朝,后有寝也。《月令》有‘先荐寝庙’,《诗》称‘寝庙弈弈’,言相通也。庙以藏主,以四时祭。寝有衣冠几杖象生之具,以荐新物。秦始出寝,起于墓侧,汉因而弗改,故陵上称寝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古寝之义也。”《续汉书》之父,取之蔡邕《独断》。大家知道,蔡氏是众所公认的求实的学者,他的说法,当不致过份虚妄。尽管考古发现表明,始皇以前的秦陵墓已有寝一类的建筑,但作为一种制度推向全国却是秦始皇所为,它具有新的特殊意义。

文献记载上古之时,不树不坟,并没有复杂的墓葬墓祭,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才发展形成一套复杂的制度。在秦统一之前,墓葬墓祭的情况差异很大。从墓葬来说,考古资料证明,像河南辉县的魏王墓仍然沿用殷代享堂墓旧制;

另如河北平山县中山王

墓,则在封土上再筑享堂,

这是一种既具有享堂墓风格,又具有冢墓特点的墓葬形制。此外,就春秋战国时新兴起的冢墓本身来看,形状也五花八门,例如《礼记》记载的孔子见到的冢墓形制就有好几种。这种墓葬墓祭制度的不统一,自然同秦王朝大一统的形势不相协调,故统一墓葬墓祭制度势在必行。

秦始皇对于墓葬制度的统一,集中反映在统一帝王陵墓制度方面。他为自己建造的骊山陵,跨越秦王朝统一前后两个时期,其工程主要部分在统一之后完成,因此,骊山陵的形制最能反映秦始皇的意图和设想。秦始皇对墓祭制度的统一,具体反映在确立园寝制度方面。关于园寝的祭祀,秦时已不可考。《汉书?韦玄成传》记载了汉代园寝的祭祀,主要有日祭、月祭、时祭。日祭是按日举行的祭祀活动,每日在寝殿上食四次。月祭是按月举行的祭祀,一般在初一和十五两天举行。时祭即四季之祭。春季祭祀在正月举行,称作“祠”;夏季祭祀在四月举行,称作“店”;秋季祭祀在七月举行,称作“尝”;冬季祭祀在十月举行,称作“”。 此外,还有“四时行园”(即由丞相率领有关官员,每季度巡行陵园一次)、“衣冠出游”(即从陵寝中取出已逝皇帝的衣冠,游于宗庙,每月一次)等礼制规定。由于汉承秦制,秦代的园寝祭祀大概也是这样。很显然,秦始皇通过在墓侧置寝,使过去的墓祭活动更臻完善化。据孙楷《秦会要》卷四引《困学纪闻》及徐复《秦会要订补》引《通典?礼八》的资料表明,秦始皇还废除了落后的尸祭。这样一来,通过建造皇帝陵,确立园寝,废除尸祭这一系列活动,使秦始皇实现了对墓葬墓祭制度的统一,这实际上也是用新的标准来统一祭祖制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