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社会风情和民间信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社会风情和民间信仰分类:【中国民俗】 【铁打延平府,纸褙福州城】闽东、闽中等地谚语。延平府即今南平市,居闽江中游,依山濒水,易守难攻;福州位于闽江口,盆地低洼,无险可据,一攻就破。一说旧时福州城内民居大多是柴棚厝,许多贫民窟的木板房是以纸裱褙隔堵的,每逢台风或火灾等自然灾害,这些柴棚厝往往有如摧枯拉朽,很容易受到破坏,所以说是“纸褙福州城”。 【走马仓山看走马,泛船浦内泊番船】福州民间谚语。晚清五口通商以后,福州仓前山被划为租界,山上辟有跑马场供洋人赛马游乐之用。仓前山的泛船浦原名“番船浦”,是明清前后海外商船集泊的港口,福州 民间因此还有“去泛船浦看番仔婆”的俗语。 【颂卜在苏杭二州,死卜在福建泉州】闽南厦门等地谚语。“颂”,穿之意;“卜”,要之意。苏杭丝绸天下闻名,穿当然要在苏杭。泉州丧仪隆重周全,死最好要在此地。 【棠棣子一串还一串,祭祖时一房归一房】闽西等地惯用语。旧时一些民间大族祭祖,一般以族姓之房如大房、二房、九房等为单位分头进行。 【穷人起五更,财主困半暝】闽中谚语。“暝”,夜之意。财主富人经常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到三更半夜,穷人为了谋生,却要起五更去劳动。这是旧社会贫富两重天的生动写照。 【破鼓总会救得月】福州民间谚语。旧时月食,民间以为天狗吞月,所以要敲锣打鼓吓跑天狗,解救月亮。此语有敝扫自珍、物总有所用之意。 【虎婆奶会有仔给人抱】闽中等地谚语。虎婆奶是闽中民间普遍信仰的女神临水夫人陈靖姑手下的一位婴儿保护神,据说原是一只母老虎,后来降伏于陈靖姑手下,专治婴儿的痘诊。此语有虎口拔牙之意。 【下界爷爬不上横头桌】闽中等地谚语。下界爷指孤魂野鬼,地位低下。横头桌即闽中民间常见的供桌,一般用于供祭祖先或其他重要神碉,下界爷之类的孤魂野鬼是无法在其上受到供祭的。寓意地位高低悬殊不能逾越。 【小鬼没见大猪头】福建民间谚语。旧时民间祭祀重要神碉时,一般都供以大猪头等供品,以示虔诚和隆重,而一般小鬼当然没有这种待遇。喻指少见世面。 【看命先生半路死,地理先生没堆埋】闽中、闽东等地谚语。“没堆”,福州方言借用字,无处之意。此句意为算命的和看风水的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此语针砭民间迷信,可谓一针见血。 【天顶雷公,地骰下母舅公】闽中、闽南等地谚语。一般认为,舅权是母系社会遗留的特征之一,这条谚语表达了舅权在福建家族社会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拆观音堂,补五帝庙】福州民间谚语。观音堂和五帝庙都是民间神碉的庙堂供所,喻拆东墙补西墙。 【七哥共八哥,两奇(个)差不多】闽中等地惯用语。“七哥”、“八哥”,即民间俗称的白、黑无常鬼,亦称“七爷”、“八爷”。喻指半斤对八两,本质上没什么差别。 【死猫吊树头,死狗放水流】闽中、闽南等地谚语。闽中、闽南民间俗认为死猫死狗有祟,将死猫吊树头,死狗放水流,可以防其作祟。 【一乡一土主,一县一城隍】闽中屏南等地谚语。旧时社会,乡乡有土主(即境主保护神),县县有城隍,反映了当时城乡神鬼崇拜十分普遍的现象。 【得罪土地公饲无鸡】闽南等地谚语。得罪了土地公,连鸡鸭都养不活。 【猫衰犬旺】福建民间谚语。清代梁章钜《浪迹续谈》说:“吾闽有猫衰犬旺之谚。谓人家有猫犬自来,主此兆也。”此俗信至今仍然。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