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①祭祀。古代以祀为国之大事,规定了严格之祀典,按照一定时日和礼仪祭祀天地、社稷等。据《尚书?洪范》载,古代把祭祀看作与农业(食)、商业(货)等平列之八种政事之一。其后历代王朝均极重视祭祀,自天子至于庶人,皆有一定规矩,祭祀与朝廷统治密不可分,具有实用意义。②商代指年。《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尚书?洪范》:“惟十有三祀。”

亦称祭祀(参见【祭】条),指一切享献神灵、祈福弭灾的宗教礼仪形式。周以后,祀亦用来特指帝王于冬至日在城郊祭天神的正式典礼,叫“祀天”。《史记?封禅书》:“周官曰,冬日至,祀天于南郊,迎长日至。”祀也释为神位。《礼记?檀弓上》:“吴侵陈,斩祀杀厉。”“斩祀”,指砍下标志神位的树。祭神之所被毁掉,意味着国家彻底灭亡了。然西周以前,国家之间的侵征讨伐并不斩祀隳庙,因为那时人们认为斩祀隳庙是亵渎神明的行为。所以《檀弓》又云: “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可见,斩祀隳庙之风盛行于春秋以后。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