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祈求吉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祈求吉祥分类:【中国民俗】 除了上述内容外,可以说各个时期福建民间的各种工艺美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还迎合了广大民众的崇仰、祈求吉祥吉利等传统的世俗心态。千百年来,在中国广大民间的芸芸众生中,祈求吉祥、吉利的美好愿望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民俗主题。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人们有些许的艺术生活或创造条件,他们都要执著地追求这个主题。哪怕是一件剪纸、一朵窗花,都可以让他们感到心满意足。在这方面,尤以明清近代以来福建民间各类木刻中所表现的各种吉祥图案最具特色。 这些图案以各种人物、山水、花草、鱼虫、飞禽、走兽、八宝、博古等构图,题材广泛,内容十分丰富。明清近代福建的民间木刻,由于岁月的流逝而失散不少,兼之“文革”的破坏,留存至今的已为数不多。多年以前,福建省博物馆有机会收藏一批各地有代表性的明清近代木刻,从这些文物看,明清近代福建民间木刻中有关吉祥类的图案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几乎涵盖了明清以来中国民间各种常见的传统吉祥图案。细分之有喜象、福象、禄象、寿象等类别,基本反映了各地民间追求喜庆福禄寿的传统民俗风貌。 (1)喜象类木刻图案。主要以喜鹊、麒麟、梅花、牡丹、莲花、石榴、梧桐、灵芝、如意、鸳鸯、龙凤、鸾凤等传统喜庆吉祥类象征物入画,构成了诸如喜鹊登梅、喜上眉梢、富贵双喜、龙凤呈祥、鸾凤和鸣、榴开百子、麒麟送子、连生贵子等喜庆图案。主要的有: 喜上眉梢。以喜鹊与梅梢构图。喜鹊是民间传统的报喜吉祥鸟;梅开百花之先,为报春之花。“梅梢”与“眉梢”为同音双关语,喜鹊立于梅梢,十分明显地寓意喜事来临,喜上眉梢。还有喜鹊登梅图案,有的刻双鹊登梅,在民间也十分常见。 民间吉祥木刻―――喜上眉梢 榴开百子。由一颗硕大裂开露出许多榴籽的石榴构图。石榴多籽,“籽”与“子”为同音双关字,民间以之寓多子。凡有石榴入图的木刻,都寓多子及子孙后代繁衍昌盛。 连生贵子。以莲花、莲蓬和荷叶上的鱼鸟衔蛙构图。“莲”与“连”为同音双关字,莲蓬多籽,寓多子。荷叶上的鱼鸟衔蛙寓得娃。莲花与莲蓬花果并生,合寓连生贵子。 (2)福象类木刻图案。在明清近代福建民间吉祥类木刻中,尤以福象类的题材最为广泛,其入图的主要物象有龙、凤、龟、麒麟、天马、狮子、象、鹿、鹤、蝙蝠、金蟾、鱼、牡丹、月季、梧桐、荔枝、佛手、石榴、兰花、灵芝、瓜瓞、百合、柿子、葫芦、蔓草、橘子、如意、磬、博古等不下几十种。构成的图案也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如表现太平盛景的河图洛书、双龙戏珠、龙凤呈祥、麟凤呈祥、太平有象、太平花果、吹箫引凤、凤穿牡丹、鹤象同瑞、金蟾戏月等图案。表现富贵长久的如福禄寿喜、富贵连绵、五福临门、迎祥纳福、天官赐福、连年有余、金盆聚利、大吉大利、麒麟送宝、瓜瓞绵绵等等,多达数十种。主要有: 太平有象。以大象和宝瓶构图,大象象征着吉祥,传说佛从西天乘象而至,因此它又披上一层神圣的光环。大象身上的宝瓶,传说装有圣水,圣水洒向人间,带给人间祥瑞和太平。此外,“瓶”与“平”同音双关,整图寓吉祥如意,天下太平。还有的以大象和向日葵或四季花卉组图,寓万象更新。 民间吉祥木刻―――仙鹤传书 河图洛书。古代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背负洛书,龙马神龟出而天下太平。古人亦将之象征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炎黄文化。民间此类木刻图案,或龙马驮图,或神龟负书,周绕祥云,寓意天下太平及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 双龙戏珠。双龙戏珠由双龙与珠组图。龙在古代民间为传统的吉祥神物,相传龙戏之珠为龙口吐纳而成,是为至宝。双龙戏珠是由古代民间祭祀龙神活动中的舞龙灯演变而来。图案中的双龙左右相对,两尾相交,戏珠其上。龙身遍体金鳞,四周祥云环绕,雕刻精美形象,寓意太平祥瑞等。 凤穿牡丹。凤凰古有“百鸟之王”之美称,又有太平盛世祥瑞灵鸟之说。牡丹素有“国色天香富贵花”之美誉。二者构图,寓天下太平,繁荣昌盛。 五福临门。木刻中为福字,上下左右各刻一只蝙蝠。“蝠”与“福”同音双关,民间普遍以之寓福。嵌之于门,寓五福临门。 麒麟送宝。麒麟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瑞兽,麒麟与元宝、灵芝、宝瓶、艾叶等构图,寓纳吉驱邪,吉祥如意,天下太平。 大吉大利。木刻以荔枝与麒麟构图。在一颗硕大的荔枝图形中刻麒麟,其后衬以盘长图案。大荔之外,又有两颗写实的荔枝。麒麟为吉祥之物,“荔”与“利”同音双关,图寓祥瑞吉利,大吉大利。 瓜瓞绵绵。木刻以一根盘缠曲折、绵延不断的藤上长着大大小小的瓜构图。《诗经》有“瓜瓞绵绵”之句。大瓜称“瓜”,小瓜称“瓞”,瓜藤相连,寓多子多孙,绵延相传,后人多用以祝福子孙昌盛。 (3)禄象类木刻图案。此类图案常以鹿、狮、猴、鲤鱼、蟹、天官、童子等入画。常见的图案有太师少师、封侯得禄、马上封侯、加官进禄、冠带流传、鱼龙变化、鲤鱼跃龙门、必定高中、黄金甲等等,大致反映了人们追求高官厚禄、仕途顺利的功禄名利心态。代表性的有: 太师少师。由大小狮子与喜鹊、牡丹等组图。大狮小狮之“狮”与“师”字同音双关,寓太师少师。古代官制设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及少师、少傅、少保三孤,太师与少师乃公、孤之首,寓高官。其图衬之喜鹊牡丹,象征喜庆富贵,合寓高官厚禄,喜庆富贵。 封侯得禄。左刻大小两鹿及梅花、喜鹊等寓喜报得禄。右刻有一鹿一猴及松鹤等,“鹿”与“禄”、“猴”与“侯”皆同音双关,寓封侯得禄,世代长春。 鲤鱼跳龙门。古代神话传说,每年春季有数千条鲤鱼争赴龙门山下,准备跳龙门,能过者成龙,失败者仍为鱼。此后民间广泛以此比喻科举得中出仕者。明清前后福建各地民间常见此类题材的各种装饰刻画。图面上众多鲤鱼争先恐后齐跃龙门,右侧一龙张牙舞爪,表示龙门难过。图寓科举仕途如鱼跃龙门,奋力拼搏,高中出仕。 鱼龙变化。鱼龙变化是民间俗语,意味着人不发迹是时运未济,需要努力上进,以期有朝一日跳过龙门,变化成龙。民间此类木刻一般都是刻一龙,与龙相隔的是龙首鱼身的鱼龙。或仅刻一鱼龙,寓意有志者要努力上进,以待时来运转,飞黄腾达。 必定连中。这类木刻图案有多种,或称“连中科甲”等。木刻主要以螃蟹和莲花构图,蟹呈黄金甲,寓科甲。蟹脚呈莲花状,“莲”与“连”同音双关,合寓连中科甲。另有木刻以一只蟹构图,其壳做元宝状,脚为莲花及笔状,元宝锭寓定,莲寓连,蟹寓甲,笔寓必,合寓必定连中。 (4)寿象类木刻图案。常见的图案有群仙拱寿、蟠桃献寿、寿福连绵、福海寿山、麻姑献寿、童子拜寿、南极仙翁等。代表作有: 群仙拱寿。此类木刻图案有多种。以水仙、寿石和蝴蝶构图的,水仙寓寿仙,寿石寓长寿,“蝶”与耄耋之“耋”同音双关,后衬的盘长寓长久。合寓群仙拱寿,仙寿长绵。 蟠桃献寿。木刻以金盆及蟠桃构图,金盆寓富贵,蟠桃为神话传说中的长生果,食之长生不老,合寓富贵长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