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神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神仙分类:【传统文化】 道教理想中一种修真得道、神通广大、超脱生死的人。亦称“神人”或“仙人”。据《释名?释长幼》称:“老而不死日仙。仙,迁也;迁入山也。”因其有神通变化之法,故称神仙。此说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汉代神仙之说广泛流行。东晋?葛洪《神仙传?彭祖传》称:“仙人者,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而人不识;或隐其身而莫之见。面生异骨,体有奇毛,率好深僻,不交流俗。”《天隐子?神解》称:“在人曰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通变之曰神仙。”《汉书?艺文志》称:“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最初流传的神仙,多为上古传说人物,如赤松子、彭祖等;汉魏时,多为道教人物之仙化,如三茅、王玄甫等;唐宋以后,则多为历史人物之仙化,如八仙等。神仙这一道教理想中人物,已渗透到民间信仰习俗各个方面,流行于全国各地,主要是汉族地区。 道教修炼达到的最高境界。神与仙的分别在于,神是先天真圣,仙是后天真圣,是由人修炼而成的长生不死者。不但长生不死,而且具有种种神通,所以仙也称为神仙。道教后期,神与仙常常混淆不清,一律通称为神仙,受到信徒的崇拜。道教是多神教,其神仙系统非常庞大,堪称世界第一。道教的神仙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天国,历代都在扩展,梁朝道士陶宏景 《真灵位业图》 已经列出神仙近七百名,到了唐宋以后,各类神仙就已经超过万数。上穷碧落,下达黄泉,以致人间的洞天福地,都住满了道教的神仙。道教神仙如此众多,考察其来源,大致有三: 一是道教自己发明的,如元始天尊、玉皇大帝等; 二是由中国古代神话与民间传说中的神仙转化而来,如东王公、西王母、八仙等; 三是借用佛教的神鬼,如阎罗王等。也就是说,道教神仙谱系实际上是一个大杂烩,既有天生的真神,例如元始天尊、玉皇大帝、东王公、西王母等,也有凡人得道成仙者,例如赤松子、王乔、彭祖、吕洞宾、张果老、何仙姑、陈抟等,还有历史上的帝王将相与文化名人,例如周灵王、周公、老子、孔子、汉高祖、汉光武帝、关羽、秦琼、尉迟敬德等。总之,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的名流,大都被道教拉进了自己的神仙谱系。道教神仙在神、仙、鬼三界有严格的等级秩序。道教最初尊老子为最高天神,东晋时出现了元始天尊,并被尊为道教的最高神。元始天尊又叫玉皇大帝,是神仙世界的皇帝,道教认为天有三十六层,最高一层为大罗天,玉皇大帝就居住在这里。仙界的统领是东王公与西王母,分别管理男仙与女仙,仙人有的住在天上,有的住在地上的名山之中。鬼界就是阴曹地府,其统领是北阴丰都大帝,道教认为,人死后为鬼,鬼入阴曹地府,受十殿冥王审判,恶鬼即被打人地狱,地狱也有三十六层,传说地狱的入口处在今天四川省的丰都县,主管地狱的是阎罗王。道教神仙多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有关,如土地爷、灶王爷、财神、门神、八仙等等,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世俗神。 中国道教的信仰核心,理想中修真得道、神通广大、长生不死者。《释名?释长幼》说:老而不死曰仙。因其有神通变化,故称神仙。神仙之说始于《庄子》。《庄子?逍遥篇》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天地篇》又说:“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秦汉之时神仙之说广泛流行,《汉书?艺文志》对“神仙”评论说:“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并指出当时专务神仙术者,诞欺怪迂之文甚多。最初流传的神仙,多为上古传说中的人物,如赤松子、王乔、彭祖等。道教创立后,继承了战国以来的神仙信仰,相信神仙之实有。东晋葛洪《神仙传》称仙人有竦身入云、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潜行江海、翱翔名山和化鸟兽、食元气、茹芝草的神通。在《抱朴子内篇》中论证神仙的存在与可信,《论仙篇》说:“若夫仙人,以药物养生,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司马承祯《天隐子?神仙》也说:“人生时禀得灵气,精明通悟,学无滞塞,则谓之神。宅神于内,遗照于外,自然异于俗人,则谓之神仙。故神仙亦人也。”说明人通过修炼是可以成神仙的。道教人物,如三茅、王玄甫、八仙以及王灵官、各宗派祖师皆修炼成了神仙。道经中还把神仙分为诸种品位,《抱朴子?论仙》说: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大真科》则分为上仙、高仙、大仙、神仙、玄仙、真仙、天仙、灵仙、至仙等9品(其它经典所言名称不尽相同)。在道教神系中,有至高天尊,诸天神及山川日月之神,地祗人鬼之神,如三清、玉皇大帝、东岳大帝、雷神等。它们主宰着天地自然、万物生化,生死寿夭。并神化了一批历史英雄人物,如岳飞等。道教修真得道成神仙者更是不可尽数,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就载有仙真745人。形成一个宠大的神仙体系。道教的神仙不同于世界任何宗教,独具中国特色。它所述的神仙有血有肉,并赋予人们无限的遐想,激人上进。 又称仙、神人、仙人。道教所幻想的一种超脱凡世,变化神通而又长生不死的人。《庄子?逍遥游》 所描绘的神仙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葛洪《神仙传》 谓: 仙人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 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 或化鸟兽,浮游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 或食元气; 或茹芝草; 或出入人间而人不识; 或隐其身而莫之见; 面生异骨,体有奇毛,率好学深僻,不交流俗。道教认为神仙有品位高下之别: 上为天仙,中为游于名山的地仙,下为死后脱生的尸解仙。或将神仙分为九品。神仙之事自汉代以后广为流传,初多为上古传说中的人物,后多为修道成仙者或被仙化的历史人物,如民间广为流传的八仙中的张果老、吕洞宾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