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祭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祭火分类:【风俗文化】 又称祭灶、拜火节,蒙古族传统节日。祭火分年祭、月祭两种,年祭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举行;月祭一般在每月初一、初二举行。祭时,各家将牛羊肉、奶酒、黄油等放入火中或供在灶火旁,同时进行祷告和祝赞,或请喇嘛诵经。年祭仪式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晚间举行,俗称小年。这天是送迎火神的火日。祭火开始前,全家人都要到庭院中、火塘前或灶旁,长者先要摆上祭品焚香,然后取一捆柴草点着,把用五色丝线和棉花装饰的羊脯子放进火里,然后率领全家人向火堆磕头。长者还要念请火神爷庇护等祷词。月祭比较简单,除了念祭火经外,也要在火盆中烧一些树条,然后向火中洒酒、奶油,并献上奶酪等白食,同时念叨祷辞。祭火主要是来自古代蒙古族对火的崇拜。民间忌用脚蹬踏锅灶或在火上烤脚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